第160章 搬遷大喜之日
黎行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章 搬遷大喜之日,五歲小奶包:娘有萬畝物資空間,黎行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天,日頭剛升起,村裡的人便紛紛趕往姜家。 姜家的酒席沒有特意邀請任何人,只要是村裡的人都可以來,也不需要隨禮,來湊個熱鬧就好。 來姜家幹過活的人都知道,她家準備吃食最為大方,不說一定有肉菜,但乾飯絕對能吃飽。 所以村裡的大部分人家早早就到了姜家,幫著忙裡忙外,準備吃食,去街坊四鄰借桌椅板凳…… “我的天,姜家這新房瞧著比鎮上的大戶人家還要好看啊!” 村子裡的婆子媳婦一進姜家的新房,頓時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這麼大的房子,前前後後那麼多牆,加起來怕得有兩三萬塊青磚,這麼多得花多少銀子啊……” “嘖嘖,你們瞧她家院子,地上還鋪著地磚呢,真是奢侈,別人家都是泥土院子。” “你們是沒瞧見,她家不僅院子大,灶房也大,還有專門吃飯的地方。”去灶房幫忙的幾個婦人更是忍不住炫耀起來,“那桌椅板凳、櫥櫃,也不知是鎮上哪位巧手木匠打造的,可好看了!” “我剛才去後院看了一下,還有茅房和澡房呢,這姜家可真是講究人,還專門建這玩意兒……” 一行人感嘆著,去了上房參觀。 一進去,又是被驚呆了。 上房的朝向和正房一樣,也是坐北朝南,大門向南,光線充足,屋門兩側都有窗格,是木頭窗戶。 陽光從窗戶照進來,灑在牆面上,光線又透過潔白的牆面反射開來,將屋裡照得寬敞明亮。 眾人不覺驚歎,這房屋裡裡外外都上了生漆! 生漆是一種從膝樹上採割的乳白色膠狀液體,具有耐腐、耐磨、耐酸、耐熱等特性,能讓牆面富有光澤,價格自然也不菲。 但用生漆塗牆實在太奢侈了,一般只有大戶人家才用得起。 村裡的人家大多都是用黃泥、水和稻草做土牆,這種土坯牆不怎麼牢固,一到下大雪或暴風雨什麼的,房子可能會撐不住,需要經常修修補補。 “嘖嘖,要是我家有錢了,也像她家蓋這麼一棟青磚大瓦房。” 一群人打量著新房,止不住的羨慕。 李大勇媳婦兒擠在人群裡,兩顆眼珠子滴溜溜地止不住地打量,眼裡的羨慕嫉妒都要溢位來了,嘴裡的話也酸酸的: “這姜氏能蓋上這麼好的新房,都是運氣好,靠那勞什子的雪糕賺了錢,要是我會做這雪糕,保準也能起這麼一棟新房……” 眾人聽著她的酸言酸語,都沒搭腔。 姜家靠雪糕生意發財是眾所皆知的事,村裡也不乏有人動過心思,試圖仿造雪糕,但毫無例外,都失敗了,那些人也便歇了心思。 “喲,我說大勇媳婦兒,就你那能耐,能做出雪糕,可別笑掉大牙了!”張家大嫂笑了一聲,看向邊上的婆子媳婦兒道:“我說大傢伙也別愣著了,趕緊去院子洗洗手準備吃飯了,別到時候吃剩了又怪人家曉曉娘招待不周。” “這就去,這就去。” 一夥人聽已經開飯了,也顧不上參觀新房,急急忙忙出了上房。 院子裡全是人,村裡人來的多,新房和舊房的院子都擺滿了桌椅,好不熱鬧。 桌上擺的菜色也比較豐盛,麻婆豆腐,野菜蛋餅,白菜燉豬肉……一眼望去,油光發亮,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一些家裡經常吃不飽飯的大人小孩,上了桌便如狼似虎地開吃起來,毫無形象可言。 也有人顧忌著面子,在飯桌上還能維持幾分斯文,但沒吃幾口就被這美味的飯菜折服,忍不住大快朵頤起來。 姜曉曉和自家孃親坐在主桌上,接受著村裡人的祝賀。 大夥臉上滿是喜氣,對姜家發出了真心實意的祝賀。 “哎,想當初曉曉還是個面黃肌瘦的小丫頭,連件穿的衣服都沒有,瞧瞧現在,小臉養得多白淨啊,都長肉了。” 不少人瞧見穿著乾乾淨淨的姜曉曉,忍不住感嘆起來,“母女倆也算是苦盡甘來,現在還蓋了青磚大瓦房,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面對眾人的恭維,姜曉曉笑了笑,沒說話。 今天是家裡搬遷的大喜日子,加之入秋後天氣日漸涼了下去,她特意穿了一身杏色的緞衣秋衫。 這衣服有兩層,裡面一層是白色的絲織裡衣,外面是杏色的外衣,料子是細棉布,緞子料,衣領上還繡著精緻的刺繡,瞧著甚是好看,穿著還很舒服。 這年頭,只有富貴人家的衣服上才會有繡花暗紋,窮苦人家的衣服都是一塊粗布裁剪而成的,磨破了就弄些碎布縫補上,一件衣服經常縫縫補補穿好幾年,老大穿了老二穿,不僅滿是補丁,還洗的發白,並不好看。 飯桌上一些小孩豔羨地看著姜曉曉身上的新衣服,又瞅瞅邊上的姜未,直感嘆要是姜未是自己的親孃就好了…… 就在這時,一夥人風風火火地闖入姜家院子。 “喲,我說村裡咋這麼熱鬧,原來是我的乖孫女家辦酒席,這樣的大喜日子咋就沒人通知我這個親奶奶呢?” 特意拔高的尖利聲音讓人聽著就不舒服。 眾人紛紛看去,竟然是老李家來人了! 姜曉曉看見李老婆子那張尖酸刻薄的面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