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買馬車
黎行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買馬車,五歲小奶包:娘有萬畝物資空間,黎行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姜曉曉看著碼頭邊那船身長將近十丈的漕船,多是些運糧船,每艘漕船的載米量將近兩千石,船上豎立兩根桅杆,好不威風。 想要將這些船隻載滿,需要大量的人手搬運貨物,然而孫家吝嗇,捨不得花費銀錢請工人,便透過強僱民工的手段,逼迫要挾其簽下契約書,以最低廉的工價讓這些民工賣命幹活,從早到晚,不得休息。 古代律法制度並不完善,這種肆意壓榨人力的事官府也管不了,畢竟對方手握契書,完全有權利差遣這些民工幹活。 姜曉曉看了兩眼便收回視線,心頭嘆息一聲,來她家幹活的那幾個嬸子就常說她家這活計給的錢太多了,上哪兒都找不到這麼輕鬆、還錢多的活計。 現在看來,她才深有體會,比起在碼頭扛運貨物累死累活都賺不到幾個錢的工人,她家的活計確實輕鬆太多了。 不過,孫家如此不善之舉,終會遭到反噬,引來禍端。 不然,他一個商富之家為何要急著和即將走入仕途的學子攀關係。 雖然這個世界的古代沒有過度的重農抑商,當朝皇帝甚至鼓勵發展商業,但一個商人行著不義之財,定是要尋一個靠山護自身安全,不然這偌大的家業和潑天的財富遲早被人吞掉。 姜曉曉回憶了下原著小說的內容,書中也提及過一些孫員外的家事,他妻妾眾多,但子嗣卻甚少。 深宅大院的女人勾心鬥角,很少有孩子能夠健康長大,大多還在胎腹之中便死於他人之手。 鄭耀財的姐姐便深諳其道,她知道孩子這一條路行不通,便花錢託關係將自家弟弟送入有名的睢陽書院,讓他攀上一兩個在未來極有可能科舉及第的官學生。 到那時,就算自己不能母憑子貴,也因為幫孫家拉攏了官僚靠山而受到孫員外的高看。 想到這兒,姜曉曉不覺扯了扯唇角,就是不知道這次鄭耀財和段譽幾個官學生撕破了臉,以後還能不能在睢陽書院攀上關係…… “……下次同江少爺見面,你定要好好謝謝人家。”姜未遙遙看了眼不遠處的睢陽書院,忽然說了這麼一句。 “……嗯,好。”姜曉曉默默應了聲。 清平縣離玉河村挺遠的,現在沒了牛車坐,就在姜曉曉以為要憑著兩條腿走回家時,姜未牽著她去了東街的馬市。 東街的馬市是進行馬匹交易的地方,這一條街上不僅賣著各色各樣的馬匹,還賣著騾子和驢。 馬市並沒有她想象中的熱鬧,這個年代,災荒頻發,許多人家連飯都吃不起了,哪還有閒錢買馬。 姜曉曉觀察了下,來馬市買馬的大多是一些外地路過的富商,大抵是自家從馬匹長途跋涉累死了,或是跑不動了,而驛站又沒有更換的馬匹,才不得不來附近的縣鎮馬市上買馬。 而這些人買馬,付的不是銀錢,而是以金帛、名貴的絲綢、茶和鹽來交易。 一匹馬的價格大概在二十兩至四十兩之間,這些富商通常是以物易物購馬,而不是直接拿出銀錢來交易,這倒也說明了他們出門在外身上都不敢帶太多銀錢,怕引來匪徒搶劫,而且幾十兩的銀錢重量也不小,帶在身上也不方便。 姜曉曉跟著自家孃親溜達了一圈,最後選中了一家。 那駔儈身後跟著五六匹駿馬,個個都是身姿矯健的好馬,見她們過來,便滿臉堆笑地道:“小娘子,可是要買馬?” 駔儈是這個時代進行馬匹交易的中間商人,他們專門販賣馬匹,賺取豐厚的利益。 “我這些馬都是從西北部運來的,吃的是大草原的豐美水草,瞧瞧這馬腿上的肌肉,多結實,再瞧瞧這棕色的鬃毛,多光滑順溜啊……”還未等姜未開口,駔儈便急不可耐地介紹起來。 最近馬市的生意難做,好不容易來了一個買馬的客人,他得牢牢抓緊了這筆生意。 不過他說的也是實話,大胤北部區域人民歷來以畜牧業為主,草原豐美,盛產良馬。 姜未掃視著駔儈介紹的馬匹,而後指著其中一匹四肢強健、肌腱尤其發達的馬,問道:“這匹馬多少錢?” 駔儈見姜未問的是銀錢價格,深知她不是像其他人一樣以物易物,內心一喜,面上愈發熱情地道:“小娘子,你挑中的這匹可是難得的上等好馬,要三十五兩銀子!” 聽到這個價格,姜曉曉不由皺了下眉。 這一路走來,她們也瞧見了不少賣馬的駔儈,最近馬市上生意不好做,馬匹的價格多是二十兩起步,頂天的也就三十兩。 像這三十五兩的高價,幾乎是沒有的。 這駔儈莫不是看她們母子是婦孺好忽悠,專門喊高價誆騙她們的錢吧? 見姜未猶豫,那駔儈又連忙道:“小娘子莫要嫌我這價格高,我實話跟你說了吧,這匹馬可是西北疆域那邊專用的戰馬,我費了好多力氣才運過來的,可不是一般普通的馬匹能比的……” 話到最後,那駔儈的聲音漸漸低弱了下去。 畢竟幹他們這一行的,販賣戰馬雖然能夠賺取豐厚的利益,但去一趟疆域那麼危險的地方,幾乎是將腦袋系在褲腰帶上的。 “……但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