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莽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章 論涼州軍制,征伐天下,披甲莽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甫秋鴻之所以出現在大殿上,完全是因為劉子揚跑的時候太倉促,他還沒來得及出城就被攔了回來,劉子鈺對於皇甫秋鴻的態度就是,你既然是劉子揚的人,那我肯定不會重用你,但是你想回到劉子揚的身邊也絕對不可能。 皇甫秋鴻倒是看得開,既然自己跑不了了,那就消停待在長安城就是了,反正劉子鈺也不敢把他怎麼樣,先不說別的,就說自己的大兒子可是江州道道府,那可是李朝宗手下的重要人物,而且自己也是代表皇甫家,在私下裡投靠了李朝宗,若是劉子鈺真想對他怎麼樣,那路朝歌絕對第一個不答應,當初為了鄭洞國一家,他都敢大鬧長安城,那要是為了他皇甫秋鴻,路朝歌敢不敢兵臨長安城下呢? 皇甫秋鴻留在長安城這段時間,可是幹了不少大事,他已經為李朝宗拉攏了好幾個人,這些人之中不乏劉子鈺的心腹,就比如一直沒跳出來說話的禮部尚書秋玉書。 “陛下,臣以為浦大人說的也不無道理。”皇甫秋鴻站了出來說道:“臣對涼州軍的瞭解還是頗多的,畢竟臣的長子在涼州道任事,犬子在與臣的書信中,多有提及涼州軍制的優秀,相比於我大楚現有軍制,確實略勝一籌。” 皇甫秋鴻站出來為浦興賢站臺,你以為他是安了好心?他皇甫秋鴻明面上可是劉子揚的人,那他說的話劉子鈺肯定不會採納,他可不想劉子鈺真的訓練出一批精銳,那對李朝宗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哦?愛卿既然如此瞭解涼州軍,那你不妨說說,涼州軍制優於我大楚軍制的地方。”劉子鈺面無表情的說道:“朕與涼州軍未曾接觸過,倒是不瞭解涼州軍,既然愛卿如此瞭解,那你就說一說,讓諸位臣工也知道知道涼州軍的厲害。” 皇甫秋鴻一聽劉子鈺的話,頓時就愣住了,這不是他要的劇本啊!他的劇本是自己說完之後,劉子鈺直接就否決了浦興賢的建議,可這劉子鈺不按套路出牌啊! 皇甫秋鴻暗自咬了咬牙,心裡想道:“既然你們想聽,那我就說給你們聽,不過說完了我就不信那些人能同意。” “陛下想知道,臣自然是知無不言。”皇甫秋鴻道:“若是臣的話有不妥之處,還請陛下海涵。” “你說就是了。”劉子鈺道:“朕豈能因為幾句話就治你的罪,何況你還是為了我大楚能更好,朕豈能怪罪你們。” “有你這句話就行。”皇甫秋鴻心裡想道:“也不怕你秋後算賬。” “陛下,我就單說蜀州道的鐵律軍。”皇甫秋鴻說道:“鐵律軍的前身是蜀州道駐軍,是涼州軍奉當時還是太子的陛下之命,平定蜀州之亂後重新成軍的。” “他現在的將軍錢毅謙,曾經是涼州叛軍的頭目之一,在安定縣保衛戰之前,就投靠了李朝宗。”皇甫秋鴻繼續說道:“這個人若是放在現在的朝堂之上,諸位覺得他可以站在什麼位置上?” 大殿內的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沒有人說話,劉子鈺倒是接過了話,說道:“我想他若是在朝堂之上,應該連這大殿都進不來吧?” “正是。”皇甫秋鴻點了點頭,道:“諸位大人,不要以為他錢毅謙是因為他投靠李朝宗早才得了今天這個職位,諸位若是這麼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皇甫秋鴻環視眾人,道:“巍寧關血戰,他也曾站在城頭上血戰不退,據巍寧關戰後統計,他一個人在巍寧關之上,最少殺了二百多西域聯軍。” “諸位將軍,你們哪一個真刀真槍的殺過二百人?”皇甫秋鴻略帶嘲諷的說道:“若是把你們扔在巍寧關城頭,怕是還沒拔出刀來,就嚇破了膽吧!” “繼續說涼州軍。”劉子鈺有些無奈的說道:“至於其他的就不要說了。” 劉子鈺這也是在給一眾將軍留臉面,雖然他皇甫秋鴻說的是實話,可自己也不能跟著打擊自己手下的這些將軍不是。 “涼州軍的軍制其實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皇甫秋鴻躬身行禮後,繼續說道:“他們從來不看重出身,只要你有能力,那你就可以做到一軍將軍,也就是從三品的輔國將軍,諸位大人細數一下,涼州軍十幾個軍,他們的將軍有幾個是世家大族出身?他們的營將軍又有幾個是世家大族出身?這麼說吧!涼州軍出身世家大族的輔國將軍,出去王爺之外,只有鄭洞國一人,而營將軍就更是了不得,都是從最底層一層一層的提拔上來的。” 皇甫秋鴻的話,頓時讓本來安靜的大殿喧鬧了起來,在這些官員的眼中,庶民就是最底層的勞動力罷了,他們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給大楚不斷的生產糧食,以及源源不斷的兵源,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人,才是這個時代的頂樑柱。 劉子鈺看著有些喧鬧的大殿,看了一眼站在他身邊不遠處的貼身大太監,大太監看到劉子鈺的眼神,尖細的聲音再次響遍大殿:“肅靜……” 隨著貼身大太監的喊聲,大殿內瞬間恢復了平靜,劉子鈺看著皇甫秋鴻,說道:“你的意思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開局就一路橫推

側帽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