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莽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給百姓一個交代,征伐天下,披甲莽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德柱被生擒活捉,這件事鄭洞國根本就沒放在心上,這場攻城戰其實就是熱身罷了,連真正的戰鬥都算不上,連半個時辰都沒用上,梅縣就已經到了涼州道的管轄範圍之內。 押著魏德柱下了城牆,城內沒有一片兵荒馬亂,倒是顯得有些淒涼,被魏德柱佔領的這段時間,梅縣的百姓可以說是被魏德柱和他的那些親信禍害的夠嗆。 白澤軍開進梅縣,該駐防的駐防,該巡邏的巡邏,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鄭洞國牽著戰馬走在梅縣的大街上,偶爾能看到從門縫裡露出的一隻隻眼睛。 鄭洞國知道他們在害怕,害怕這些戰兵如魏德柱一般,在將梅縣禍害一遍,他們不敢出來,只能躲在家裡。 魏德柱被五花大綁,由兩名戰兵如同抬豬一般,用一根木棍抬著,嘴已經被人堵上,只能發出‘嗚嗚’的聲音。 鄭洞國來到魏德柱身邊,照著魏德柱的屁股就是一腳,大罵道:“你看看你給梅縣禍害的,你他媽也算個人,都是你的鄉里鄉親的,你也下得去手?” “將軍,在牢房裡找到了梅縣縣令。”幾名戰兵帶著一個官服襤褸的人走了過來。 此人年約五十多歲的樣子,在這個年紀做到縣令一職,只能說他要麼就是沒什麼後臺,要麼就是真沒什麼能力。 梅縣縣裡顫顫巍巍的給鄭洞國行禮,鄭洞國擺了擺手,道:“貴姓?” “免貴,姓盧。”梅縣縣令道:“盧輝升。” “盧縣令我是涼州道戰兵將軍,奉太子諭令,入蜀平定叛亂。”鄭洞國道:“你既是一縣父母,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你先休息一下,明天召集全縣百姓城外聽審,我要好好審一審這個魏德柱,看看他是怎麼禍害這梅縣的。” “是是是。”盧輝升道:“一切全憑將軍做主。” 鄭洞國叫來自己的親兵,道:“你帶人在全城走走看看,把明天公審的訊息放出去,讓那些跟魏德柱有血海深仇的人都來瞧一瞧看一看。” 隨後,鄭洞國在城內留下了足夠維持秩序的隊伍,就帶著人從梅縣撤了出去,他們人太多,在一個小小的縣城內顯得很擁擠,而且戰兵在城裡的人太多,老百姓是真的不敢出來。 隨著戰兵的不斷清剿,城內的叛軍基本上已經被清剿乾淨了,即使殘留下來的一小部分,也不敢再出來作惡。 隨著大批戰兵退出梅縣,百姓終於敢從房屋內走出來,看著巡邏的戰兵,孩子們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天性又展露了出來,跟在巡城的戰兵身邊,說著蜀州道的方言。 這些戰兵本就出自蜀州道,聽著熟悉的鄉音,一個戰兵停了下來,從隨身的袋子裡拿出了幾塊肉乾,分給了幾個孩子,並操著同樣的方言,道:“那去吃吧!” 說著,將肉乾分給了幾個孩子,孩子沒有那麼重的心思,也沒有那麼膽怯,接過戰兵遞過來的肉乾笑著吃了起來,可街邊的百姓卻聽到了和他們同樣的方言。 “娃子,你是蜀州人?”一位拎著菜籃子的大娘操著一口濃重的蜀州腔問道。 “蜀州道金溪府。”那戰兵和氣的說道:“我家是從蜀州道逃難去的涼州道。” “你們都是蜀州的娃?”大娘又問道。 “對,我們都是蜀州娃。”戰兵笑著說道:“除了我們將軍,我們都是蜀州娃。” 巡邏的戰兵被百姓們圍在了當中,同鄉同音的人總能得到更多的信任,這也是為什麼路朝歌不帶著親衛當中路軍,而是將中路交給鄭洞國和他的白澤軍的原因之一。 百姓們圍著戰兵問東問西,這些戰兵也是一一作答,即使自己回答不了的,也會讓他們明天去城外,讓鄭洞國幫著解答。 在城內巡邏的幾隊戰兵都遇到了同樣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圍在他們身邊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人給戰兵搬來了凳子,讓他們做下來說。 在戰兵的描繪之中,涼州道成了大楚的世外桃源,成為了人們生活的樂土,不少梅縣的百姓甚至要搬到涼州道生活。 戰兵當然不會阻止,甚至還鼓勵他們都搬到涼州道去住,可他們哪裡知道,這蜀州道也將變成涼州道一般的存在。 好不容易等人都散去,戰兵們又開始了巡城,這些在城裡的戰兵,算是做到了路朝歌的要求,不擾民、不害民、不迫民。 戰兵的友好頓時讓百姓們放下了戒心,梅縣也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第二天一早,白澤軍已經搭好了高臺,鄭洞國、連山莫樹以及盧輝升,而高臺之下,一隊隊戰兵押著昨天生擒活捉的亂軍跪了一地。 再遠一點的地方,由戰兵組成的人牆,隔在了百姓和亂軍之間,鄭洞國看著越聚越多的百姓,清了清嗓子,喊道:“請諸位肅靜。” 隨著鄭洞國說話,場面慢慢的安靜了下來,鄭洞國道:“下面跪著的這些人,就是梅縣的亂軍,這些人被生擒,我不認識他們,我想你們應該都認識,你們可以上前來指認這些人,只要有罪我就為你們做主。”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開局就一路橫推

側帽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