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莽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9章 涼州的成功不是偶然,征伐天下,披甲莽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每天都有車隊從鎮南關進入,只要是糧食涼州第一時間就給買走了。”韋元吉說道:“我手下在長安城的探子,幾個月之前給我探聽到了一個訊息,其實也不算是探聽到的,涼州人基本上都知道,李朝宗在長安城的軍營附近,建造了四個大倉,裡面堆滿了糧食,據推斷,就是涼州和雍州兩地遭受幾年顆粒無收的災情,李朝宗那四個大倉都能養活得起這些人。”

“更何況現在李朝宗佔據了蜀州、江南等產糧區。”韋元吉繼續說道:“加之不斷從南疆運過去的糧食,涼州勢利的糧食儲備,已經達到了驚人的數字,這是歷朝歷代都不曾有過的,只要有四大倉杵在那,涼州人根本就不怕沒糧食吃,所以人家可勁生孩子,生了孩子要麼種地要麼參軍,這麼一來人家涼州人口刷刷往上漲,這年頭打仗打的是什麼?糧食和人口,這兩樣人家都不缺,從一開始人家就制定的政策就是正確的,只能說人家哥倆有正事。”

“反觀我們呢?”韋元吉說道:“我們一開始就為了吃飽飯而已,和人家的格局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我覺得涼州的崛起還有一個關鍵因素。”瀟文昭說道。

“什麼?”韋元吉說道:“你不會是說路朝歌吧?”

“和他有關係。”瀟文昭說道:“他路朝歌敢殺人,殺平民百姓不算本事,但是敢殺世家大族,數百年間我只見過路朝歌這麼一個。”

“有道理啊!”韋元吉點了點頭,道:“路朝歌打壓世家大族,讓世家大族沒辦法在壟斷官場,雖然有一段時間涼州官員緊缺,但是隨著科舉制度推出,給涼州的人才們開啟了一座大門,就這一個政策,他李朝宗必定是青史留名,後世那些科舉出來的官員,都會記住他的好啊!”

“敢殺世家大族,我確實佩服。”瀟文昭說道:“當年我也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爬起來的,知道我們這種底層人最想要的是什麼,不是什麼靠山,也不是什麼恩典,就想要一個機會,可是沒人給我們機會啊!那些大人物們看我們,不過就是看一個樂呵罷了,其實說是把我們當成一隻可以隨時拋棄的狗,也差不多。”

“要不說涼州百姓支援人家呢!”韋元吉說道:“政府政策比不上人家,百姓的擁護程度也比不上人家,內部的團結還是比不上人家,沒機會了。”

“我聽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往涼州那邊跑了?”瀟文昭說道:“真的假的啊?”

“真的啊!”韋元吉說道:“當初路朝歌來泉州就廖泰初和石康樂的時候,在大街上就說了,到了陽州道之後給地給房子,你只要開墾荒地,開墾出來多少都是你的,只要按時繳納賦稅就行了,但是不能讓田地荒著,人家說到做到,你看著吧!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往陽州道跑的。”

“沒人攔著?”瀟文昭說道。

“怎麼攔?”韋元吉說道:“一個兩個你還能攔著,可人多了你怎麼辦?”

“邊界巡邏啊!”瀟文昭說道。

“沒用,只要是逃亡江南方向的百姓,你就算是攔住了也沒用。”韋元吉說道:“你知道鄭洞國麾下的涼州軍已經猖狂到什麼程度了嗎?”

“到什麼程度了?”瀟文昭問道。

“涼州的一個十人隊,就敢深入泉州,將一個村子的人遷走。”韋元吉說道:“我們這邊知道了肯定第一時間出手阻攔啊!可惜我們的人趕到之後,面對的就不是一個十人隊了,甚至上千人,你信嗎?”

“真的假的?”瀟文昭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他鄭洞國都囂張到如此地步了嗎?李朝宗不是說這兩年不對內動兵嗎?他鄭洞國就不怕兩方爆發戰爭?”

“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人家根本就不怵你,只要他們把人帶到距離江南邊境三十里的範圍內,你要是敢追上來,鄭洞國後面就敢帶人打進來,現在泉州範圍內距離西江三十里,是兩軍的緩衝地帶,你敢信嗎?沒有人說不對,還覺得這很正常,你敢信嗎?說白了,就是咱們把這三十里讓給人家了。”韋元吉笑著說道:“在回答你第二個問題,李朝宗給鄭洞國的權利大了去了,只要我們敢動兵,人家不需要請示彙報,直接就揍你,鄭洞國敢這麼大膽,另一方面就是為了讓咱們先動手,他就師出有名了,在李朝宗那他就好解釋了,人家可是奔著大將軍去的,需要軍功。”

“這還真是離譜啊!”瀟文昭苦笑道:“看來這紅杉軍是真的沒戲了。”

“算了,不提這些了。”韋元吉嘆了口氣道:“天下大勢已經掌握在人家哥倆的手裡了,在掙扎也不過就是蚍蜉撼樹,人家哥倆之所以不著急,是為了讓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開局就一路橫推

側帽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