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青銅聖鬥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6章 護衛艦,重生英倫,倔強青銅聖鬥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次科洛以及科洛軍團向英倫海軍購買艦艇,其實選擇並不多,像是驅逐艦、兩棲攻擊艦乃至於航母,除了昂貴之外,所需要的日常保養以及海軍士兵的人數,都遠超科洛的需要。
因此他們目前主要將目光都放在護衛艦上面。
根據巴倫從科洛軍團軍團長埃羅爾·布魯特那裡得到的資料,目前主要有22型和23型這兩種護衛艦可以選擇。
其中22型護衛艦是英倫海軍於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陸續服役的一級大型遠洋多用途護衛艦,建造週期跨越十一年三個批次,共計服役14艘。
到目前為止,這個型號的護衛艦,總共多達7艘22型護衛艦在退役後轉售他國。
這其中包括巴西、羅馬尼亞、智利等國,至今最後一艘被交易的22型護衛艦,是2003年4月被出售給智利,更名為威廉斯號(AliranteilliasF-19)的第二批次五號艦謝菲爾德號。
至於說23型護衛艦,是英倫海軍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大批次服役的一級以反潛作戰為主的大型多用途護衛艦,並且時至今日依舊是英倫海軍水面艦艇中的主力艦。
23型護衛艦共分為5個批次建造,原計劃服役23艘,最後共計服役16艘。
在2004年,由於財政緊張,英倫海軍對水面艦艇編隊規模繼續縮編,23型護衛艦的規模減少到了13艘。
於是“二手艦小王子”智利海軍抓住計劃,在2005年從英倫海軍中低價獲得諾福克號、卡夫頓號與馬波羅號護衛艦,其中卡夫頓號於1997年才服役,距離出售時才服役了8年時間。
其中諾福克號在2006年移交給智利,更名為康查倫號(AliranteCoeFF-05),同年11月22日成軍。
卡夫頓號於2007年移交,智利將其命名為林其號(AliranteLynchFF-07),2007年3月28日成軍。
而馬波羅號則在2008年移交給智利,並重新命名為康迪爾號(AlirantedellFF-06),2008年5月28日成軍。
“雖然說22型護衛艦的價格更低,但考慮到它們艦齡太老,如果我們選擇購買的話,不但需要另外支出一筆錢來進行整體的升級改造,並且平時的維護成本,也更高一些。”
包括這種軍艦在內的海上船隻,都是需要定期進船廠進行檢修維護的,可以類比汽車的年檢,越是老舊的軍艦,這其中需要間隔的時間必然也會越短,平均到每年的維護成本也會高許多。
這麼考慮下來的話,科洛方面就更傾向於23型護衛艦了。
畢竟這種護衛艦依然是英倫海軍的主力,並且目前的23型護衛艦在英倫海軍服役都不超過10年,整體狀況非常良好。
如果裝備了這兩艘護衛艦,那麼科洛的海軍力量,在整個西非都能是數得上的強軍了……
畢竟不說這裡的許多國家海軍都沒有像樣的軍艦,就是區域內僅有的幾艘軍艦,都能夠追溯到二戰到冷戰時期了。
“就以智利海軍於2006年到2008年間從英倫購入3艘23型護衛艦來說,這3艘護衛艦在皇家海軍僅服役了10年左右,艦況較好,為智利海軍出動率最高的水面作戰艦艇……”
巴倫看到相關資料裡如此寫到:
“在2004年,英倫皇家海軍為了建造伊麗莎白級航空母艦,不得不縮減海軍軍費開支,提前退役了3艘23型護衛艦。被智利海軍撿了個便宜,用不到2億美元的總價就買到了3艘比較新的23型護衛艦。”
23型護衛艦標準排水量3500噸,滿載排水量4200噸。長133米,寬16.1米,吃水5.5米。
動力系統為2臺S-1A燃氣輪機,2臺S-1C燃氣輪機,最大航速28節。
武器為1座k8114毫米艦炮,2座雙聯裝30毫米艦炮,32單元海狼艦空導彈垂髮裝置,2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2座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管,2架大山貓k.8反潛直升機。
按照科洛方面同皇家海軍的商談結果,如果他們購買兩艘23型護衛艦,將可以在英倫船廠進行相應的改裝,除了系統進行一定的升級,還會配備足夠的武器彈藥,加上人員的培訓,這筆軍售訂單,總額在1.25億美元左右。
這個價格是比較優惠的,也是因為在這筆訂單的附屬協議中,科洛軍團會接收一批海軍的退役士兵和軍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