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青銅聖鬥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7章 藪貓行動,重生英倫,倔強青銅聖鬥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多時候身處程序中的人還看不到一些變化,但追溯許多事情的發展,其基於利益的轉變,也很有意思。
就比如卡梅倫現在和以後對華夏的態度,如同“變臉”;還有,就是法國在馬裡扮演的角色……
嗯,現在這個時候,法國還是馬裡政府的“親密朋友”。
在科洛軍團的維和部隊主動出擊,針對“信仰捍衛者”組織叛軍的部分騷擾小隊進行伏擊之後,叛軍收縮排了科納之中。
不過隨著叛軍抵達科納人員的增多,很明顯即將向西南方向,也就是馬裡首都巴馬科再次發起進攻。
8月20日晚,奧朗德在愛麗捨宮發表講話,宣佈法軍將協助馬裡軍隊的軍事行動,以保護馬里人民和在馬裡的6000名法國僑民並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這一次法國決定親自下場的時間,要比巴倫前世的時候提前了將近四個月。
這其中的原因,應該同科洛、尼日和布吉納法索三國對非盟維和使命團的參與更加積極,並且科洛軍團的維和部隊在馬裡首都巴馬科前方造成叛軍的不小人員損失有關……
就在奧朗德發表講話的同時,法軍的軍事行動已經悄悄展開。
8月20日當天,馬裡軍隊就在法國的支援下,對前不久佔領馬裡中部城鎮的武裝叛亂團伙發起反攻。
第二天,法國空軍對科納發動了空襲,據稱在空襲中至少有100名叛軍的武裝分子被消滅。
在空襲之後,馬裡政府軍就在科洛軍團維和部隊的情報幫助之下,攻入了科納,並且在兩天之內,基本佔領了這座重鎮。
此後,法軍在馬裡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參戰人數已達到2500人。
8月25日,法國的地面部隊陸續從其在查德和象牙海岸的軍事基地抵達馬裡,軍事幹預行動也由空襲轉向地空聯合打擊。
26日,法國地面部隊首次投入戰鬥,連夜從首都巴馬科向北推進,進入約400公里外的小鎮賈巴利,與當地的極端武裝“信仰捍衛者”展開激戰。
之前說起過,法國的遠端投送能力很有限,不過他們的軍事行動獲得了一些國家的支援,北約一些國家雖然並沒有直接參與到這一次“藪貓行動”之中,不過也為法軍提供了運輸力量。
此前在8月23日,英軍一架c-17軍用運輸機抵達法國埃夫勒空軍基地,另一架運輸機也將前往支援。
24日,加拿大派出一架c-17“環球霸王”運輸機,為法軍執行為期一週的運輸物資任務。
比利時也將派兩架c-130運輸機和兩架直升機參與法國在馬裡的軍事幹預行動。
在非洲當地,法軍的行動也得到了部分國家和組織的大力支援,包括科洛軍團維和部隊在內的非盟維和使命團將同法軍協同作戰,除此之外,多個西共體成員國宣佈將各派出約300至600人的軍隊,組成3300人左右的西共體部隊介入馬裡戰事。
目前,首批西共體部隊已於當地時間27日抵達馬裡。
事實上,包括科洛、布吉納法索和尼日三國,都同華夏有良好的關係,特別是科洛,同華夏之間合作密切。
在馬裡,華夏擁有不少合作專案,科洛軍團維和部隊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在維和過程中,重點保護華夏人員和機構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至於備受關注的“國際警察”山姆大叔,此次的反應則顯得甚是“淡定”。
8月27日,美利堅國務院發言人維多利亞·紐蘭強調,美方人員不會前往馬裡,但美方軍事訓練人員“將於本週末抵達非洲大陸”,幫助向馬裡派兵國家“做好部署準備”。
另據美利堅防部官員透露,美軍可能會在空運和情報交流方面對法國施以援手。
《華爾街日報》等媒體評論認為,華盛頓的“有限反應”不免讓人想起當年北約打擊利比亞時的情形,說明目前忙於從阿富汗脫身的美利堅“並不想被拖進另一場衝突中去”。
……
也就是這個時候,9月5日,在科洛布利塔的德文希爾醫院,隨著一陣嬰兒的啼哭,等在外面的尤利婭越發緊張的看著緊閉的病房門。
“恭喜您,女士,兩個孩子都非常的健康。”
一直到護士抱著包好的嬰兒出來,對她說出這樣的話之後,尤利婭才鬆了口氣,當她想要去看兩位護士抱著的孩子的時候,被告知首先需要清洗一下……
也就在剛才,那位來自烏克蘭的俄羅斯族女孩娜塔莎順利的產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