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青銅聖鬥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71.第271章 要約收購,重生英倫,倔強青銅聖鬥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他們的計劃中,原本的保護者軍事公司,將僅僅作為芒格基地以及附近礦場保衛的存在,會保留總共大約500名人員。
而原本在科洛的大部分武裝力量已經經過篩選後的原政府軍計程車兵們,會全部加入到保護者軍事公司下屬的科洛軍團之中。
在未來,科洛將不會保留常備的武裝力量,而他們的國防,將外包給科洛軍團,由其來負責國土的守衛。
反正本身科洛就是一個小國,而且極不發達,保留太大規模的常備武裝力量並不明智,還不如將更多的資金用來發展國內的經濟。
在倫敦,巴倫註冊了名為英非基金會的組織,而這個組織,已經聘用了許多包括經濟、外交、金融等方面的專家,組建了英非研究所這個機構,目前,這些人正在根據科洛的實際情況,對這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等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以制定未來的相關政策。
可以說在明面上,許多政策都會由科洛未來的民選政府進行制定,而事實上,這些政策最初都是出自英非研究所。
“科洛是位於西非的一個傳統農業國,它的大致情況和鄰國貝南,布吉納法索比較相似,都是非常貧窮落後的非洲國家,都有著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落後,糧食不能自給,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等特點。”
“此外,科洛的農業為科洛貢獻了60的就業崗位,佔gdp的40以上。該國的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粱,木薯和稻米,其產值佔農業產值67,經濟作物佔大約20,主要為棉花,咖啡和可可等,全國422人口從事農業生產活動。除了農業之外,科洛的支柱產業還有礦業——主要是磷酸鹽,和轉口貿易……”
在英非研究所中,巴倫聽著面前的專家在為他進行講解:
“透過我們的研究,認為科洛未來的發展,首先就需要鞏固現有的三大支柱產業,農業需要更進一步的提高,可以從改善其國內的水利基礎做起,因為科洛的氣候比較特殊,因為其狹長的國土面積,科洛的中部降雨充沛,而南方沿海地區則每年都會有大旱出現,進行水利系統的完善,令其水資源得以在國內均衡分配非常重要……”
“另外就是礦業……”
說起來礦業,目前科洛已探明磷酸鹽儲量高達126億噸,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磷酸鹽生產國,鐵礦石儲量約5億噸。除此之外,石灰石、重晶石、白雲石、藍晶石、石榴石、石英砂、鈾、錳、鋁礬土等礦物的儲量也相當可觀。
不過目前所開採的磷酸鹽礦場,大部分都由法國企業佔有大部分股份,而即便是科洛的企業所持有的股份,之前也大部分都被以前國家元首納辛·德瑪為首的統治階層所“截流”,導致了這些自然資源轉化成的財富無法提供給國家的發展之中……
因此根據研究所的意見,在之後的政府,應該同那些法國企業進行談判,收回一部分的礦業股權,從而將這些資源轉化成的財富更多的保留在科洛國內。
對於這個,巴倫也是支援的,不要以為這樣會惹惱法國方面——要知道,到了目前為止,他們手上可是有不少那些法國企業同納辛·德瑪他們勾結的證據,只要不要太狠了,比如像是伊拉克或者利比亞那樣直接二話不說全收歸國有,而是透過談判拿回一部分股份,還是問題不大的。
畢竟像是卡大佐,還是遇上了好時候,蘇聯和美利堅兩強爭霸,他那個時候收回西方的石油公司股份,有蘇聯撐腰,對方顧忌之下也沒有真對他怎麼樣……
但現在不一樣了,還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
這樣的話,即便是顧忌國際觀瞻,有了臺階下,法國也不會太過於如何,大不了法國資本撤出科洛……要真這樣的話,巴倫還更高興呢。
(本章完)
。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