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放羊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2章 炒花生,穿越70之池魚有喜,村頭放羊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後又加入香料和一大包粗鹽。 姜魚站在爐子側邊,握著那個把手轉動,後面的機關在把手活動之後,也運作起來,爐子就成功的開始旋轉。 其他人就圍在她旁邊看著,爐子加熱後暖烘烘的,站著還挺舒服的。 “這得炒多久啊?”姜魚問。 幾人面面相覷,還真沒人知道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炒好。 “先炒著,我去拿個鏟子過來,等會兒看著花生殼顏色泛黃了,咱們就舀一點出來試試。”最後還是做飯老手吳愛青拿了主意。 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花生的外殼看起來非常乾爽且微微泛黃後,姜魚停下轉爐子的動作,讓吳愛青小心用鍋鏟舀了點東西出來。 舀出來的沙子花生就放在盤子上,冷風一吹,快速降溫。 姜魚碰了碰花生,發現已經涼了之後,就拿起一個,指尖微微用力,將花生捏開後,把果仁倒在掌心裡,花生的紅皮也已經脆了,只要輕輕一碰就會散開,把白色的花生仁暴露出來。 姜魚把花生仁丟進嘴裡,嚐到了一點點鹹香的味道,咀嚼後花生的油香氣散開,香香脆脆的還挺好吃。 “還可以炒一會兒。”姜魚覺得花生再幹一點,或許會更好吃。 其他人嘗過後,也覺得味道不錯。 又過去七八分鐘,姜魚停下爐子,讓大家散開。 她用特製的鉗子卡住爐子最底部的抽屜口,將還在燃燒的火堆抽了出來。 突然蒸騰的熱意讓大家又後撤了兩步。 姜魚把抽屜放在一旁,給它蓋上蓋子隔絕空氣,火勢很快減弱熄滅。 爐子的主體是可以開啟的,裡面炒東西用的那個圓球也是可以單獨拿出來的,姜魚在傅彪的幫助下,兩人一起把裝滿東西的圓球拿出來,倒轉,將口對準放在地上的簍子,把花生沙子統統倒了出來。 把東西倒空之後,姜魚就把圓球裝了回去,合上外殼,讓它恢復原狀。 幾個男同志等沙子的溫度下降後,開始翻揀花生,沙子、粗鹽和香料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的,等把花生找出來後,還要倒回去。 薛慄也試了一顆花生,除了香味不夠之外,整體的風味還算不錯,再最佳化一下配方,這東西拿出去賣受眾應該不錯。 姜魚又去屋裡(實則空間)把之前處理好的瓜子翻了出來,嘩啦啦全都倒進爐子口裡,然後加入剛用過的那些沙子,把裝柴火的抽屜塞回去,繼續加工。 雖然需要手動,但是姜魚覺得這個爐子挺好的,一次可以出比以前兩鍋還多的炒貨,太方便了! 原先炒花生需要自己不停的翻動鍋裡的東西,沙子很重很麻煩,但是換成現在這個帶把手的滾輪,大大減少了翻炒的麻煩,至少不用費那麼大的勁了。 姜魚看著手裡的握把,想著應該要怎麼做才能更進一步,最好能解放雙手? 炒完的花生放涼後,被裝進口袋裡,放在一旁,熊勵津接過姜魚的活,坐在爐子邊上一邊烤火一邊搖把手,“這個可以誒,除了炒乾貨還能弄什麼?” 姜魚和薛慄撓撓頭,似乎也沒有別的用處了吧? “不能炒東西,用來做攪拌不也挺好的。小一點的話,是不是還可以用來烘藥材?”吳愛青時常擺弄他的草藥,用鍋也是熟手了,不過草藥需要翻面什麼的,得注意受熱均勻的問題,這個能轉的是不是會好用一些? “我給你弄一個?”姜魚雖然不懂,但是如果他需要的話,不也是熔點鐵水拼接鐵皮的事兒嘛,很快就能做出來。 吳愛青有點心動,“多少錢?”他問的很小聲。 “收你材料費和加工費,給個10塊錢就行了。”姜魚現在也估算不好鐵皮的價值,因為回收站給的價格很離譜,她只能隨口喊個價了。 吳愛青當即點頭,“可以,我去拿錢。” 姜魚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接了個新活。 前院搞清楚姜魚的新發明後,也有些心動,想跟她租用一下機器,畢竟大家多多少少都囤了些山貨,多是核桃、榛子一類帶殼的東西,往年用鐵鍋也不是不能炒,就是特別累。 眼看面前就有一個不錯的工具在,當然想要借用一下了。 “咱們一起租的話,保守估計,租兩天應該夠了。”方倩倩跟何援朝小聲的商量著。 堅果炒制前的工作她們已經都弄好了,都還差炒這一步。 何援朝點點頭,“那我去問問姜魚。” “去吧。”方倩倩點頭。 然後姜魚就又多了一份收入,雖然沒多少,她也是看在同為知青且最近相處還算愉快的份上,才點頭的。 方倩倩和何援朝歡呼一聲,急匆匆跟姜魚預定好使用的時間,然後跑回房去清點自己的物資了。 姜魚把外頭的活交給朋友們後,就回屋去做吳愛青的爐子了。 次日,大雪暫歇。 傅彪和熊勵津連忙拉著陳靖涵一起出門,他們要去把留在市裡的東西都拿回來。 積雪的路面騎車也不方便,他們只能推著車走,雖然去的時候比較麻煩,但是他們的東西不少,想一起揹回來估計不行,還是放在腳踏車上比較方便。 薛慄讓他們把手電筒都帶上,不然這要是回來的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