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放羊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4章 換糧,穿越70之池魚有喜,村頭放羊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姜魚今年的工分數可不少,因為除了她平日裡下地的收穫,她還有年前說好的磚窯的分紅。 這一筆,大隊裡原本想賴掉的,但是莊守仁問他們,“如果姜魚不樂意,你們準備怎麼辦?” 所有人都不吱聲了,所以當初說好的磚窯收益的十分之一,依舊劃到了姜魚名下。 磚窯出產的瓦片和磚頭賣給村裡人是隻收成本價的,一個工分可以8片瓦、3塊磚。 這一年下來磚窯換出去的磚瓦量非常大,磚頭部分姜魚分到了3500個工分,而瓦片分了6400,加上她自己那1470個工分,這一年她的收穫誰看了不眼紅啊。 但是沒人敢亂說話,上一個敢逼逼賴賴的楊奶奶連看見姜魚都要躲出去五米遠,家裡的屋頂被打的稀巴爛,前車之鑑歷歷在目。 莊守仁看著姜魚上前來,扯了扯嘴角,問道,“今年要換糧嗎?” “不換,直接給我算錢就行。”雖然大隊裡的糧食便宜,但是今年的大米泡水烘乾的,香味遠不及去年,她不想浪費錢換這種糧食。 會計連忙拐了拐莊守仁的胳膊,快勸勸啊,多說點好話,讓她換點糧食!不然全換成錢差不多要4千塊了!! 如果全都換成錢,大隊裡的現金就不多了,那讓其他村民怎麼辦? 每年到這時候,要用錢的地方就特別多,什麼嫁娶的彩禮,裝修房子,年前還要準備年貨,家裡雜七雜八的小物件需要添置,家家戶戶都需要換錢備著。 莊守仁又不是不知道這個事情,但是你看看姜魚那樣,整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開口?開什麼口?說什麼東西? 最後還是婦女主任見他們一直僵持,走出來對姜魚說,“姜知青今年不準備換些細糧了嗎?” “有糯米嗎?花生、毛嗑、大豆,還有棉花,我可以換這些。另外留500個工分在賬上,回頭換冬菜的時候用。”姜魚見他們一副不換不給錢的樣子,就選了一些品質還不錯的農產品開口。 “好好好!”婦女主任郝秀梅連忙讓民兵去倉庫裡搬東西,當然也很識相,沒提換大米的事情,那幾天雨下成什麼樣子大家都心知肚明,大米質量不好,人家不要也是理所應當的,她才不會傻不愣登招惹姜魚呢。 姜魚看了看裝袋裡的東西,確定都沒問題後,讓他們過秤,在會計寫好條子後,接過筆簽字確認。 最後拿的是錢,即便她換了不少東西,像是大豆花生這種可以榨油的作物比較貴,姜魚依舊領回來3100塊。 什麼是麻袋裝錢,這就是。 姜魚用自備的布袋子將那些大團結一捆一捆裝好,紮緊口袋往背上一甩,然後推著裝滿糧食的推車,走到一旁等另外兩人換糧換錢。 大家已經不是第一年那個什麼都不懂空手過來的新知青了,他們都準備好了裝食物的編織袋,簡易的推車,就是為了不用開口跟村裡人借。 兩位男知青和姜魚一樣,什麼都換一點,就是不換大米。 莊守仁回頭看了看倉庫裡那些堆積的稻穀,心裡想著應該要怎麼處理才好。 “薛慄還有傅彪他們的工分,直接折算成錢就行。”陳靖涵出門前問過薛慄了,她嫌麻煩,直接就讓換錢。 至於出門的兩位,陳靖涵也不知道他們想換什麼,索性都換成錢等他們回來後,自己去安排好了。 會計聞言,頓時心裡一緊,準備的現金是真的不夠了,後面其他村民如果要換錢的話,只能等下午了,他得去趟銀行。 三人拿好自己的東西,推著糧食返回知青點。 大隊裡有幾個癟三,自以為隱蔽的看了姜魚好幾眼。 財帛動人心,何況那不是幾百塊,是三千!!這幾人一輩子沒見過那麼多的錢,如何能不眼紅。 不止他們,有些年紀大的人都有些管不住自己的嘴。 剛開始的交鋒被他們轉頭就忘在了腦後,現在一個個眼裡只看得見那一大兜子錢,各自在心裡盤算起來。 姜魚感覺到了,但是她不在意,如果簡單的震懾沒有用,她可以用更厲害的手段讓所有人恐懼她。 所以上輩子她本能選擇避開人群,其實也是一種正確的選擇。生活在集體之中,真的很容易引發矛盾。 她原本是個很怕麻煩的人,連做生意都不會講價格。現在依舊是,但是手段卻比原先更極端了,或許是基因藥劑給了她底氣吧。 而躲在人群裡的弋池也看到了,他垂下眼睛,心想大雪什麼時候才能開始下。 回到知青點,姜魚第一時間回房將錢收進空間那個大筐裡,然後才開始整理剛才買的那些東西。 棉花不多,大隊今年不用把棉花全部上交,所以能留下來一部分,但是大隊人口數量大,那一部分的棉花根本不夠分的。 莊守仁只好把棉花的價格定高一點,讓手上工分充足,又願意出多點的人來換,而且限量。 姜魚拍了拍那包5斤重的棉花,要做點什麼? 大棉襖棉褲都是去年做的,被子也是,褥子有兔皮的很暖和。 還要做什麼?姜魚想不出來,想不出來就先放空間裡! 花生可以炒熟了慢慢吃,大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