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招扶貧人計劃遇冷
小麵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招扶貧人計劃遇冷,吧唧親一口,糙漢瘋了誘哄我回家,小麵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扶貧人徵尋的告示貼出了。 但一個上門的都沒有,連問都沒人問過一句。 “沈戟,你覺得我的告示寫得有問題嗎?”林寶初跑回房問沈戟。 沈戟正坐在桌前看書,一邊看還一邊抄寫。 “你在抄寫啊?” “嗯。” 沈戟神態略顯不自然,“這些字我不太認得,抄寫下來,得空再去向溫太傅請教。” 他得了本新書,裡面有些生字,他看不太懂。 “這個字念鶩,是野鴨的意思。” 之前翻看他桌上的《農耕記》,發現書裡密密麻麻的標註。 林寶初才知道,原來自從他十歲被流放之後,就再也沒有機會讀書識字。 很多字,他都要自己抄寫下來,再去跟人討教才認得。 也難怪豐耕縣百姓的戶籍,一直沒有再更新過。 “先別說這個了。”林寶初回到正題,“告示都貼出去快一天了,怎麼沒人來啊。” “是有什麼問題嗎?” 她把貼在後門籬笆院上的告示撕下來了,因為外面開始下雨了。 沈戟放下筆,認真地看她寫的告示。 接著輕嘆道:“你的要求很高,我都自嘆滿足不了。” 林寶初遲疑,“有嗎?” 她徵招幫扶人的條件,跟前世相比,已經是降低要求了。 一、識字且熟練書寫。 二、會算盤。 三、身體健康,十六週歲以上,男女不限。 四、熱愛種地、擁護朝廷。 五、祖上一代無牢獄史百姓優先。 待遇:每月三錢,月休八日,逢年過節另有糧油蔬果發放。 “是待遇不好嗎?” 林寶初仍然覺得自己開出的那五條要求不算高,不要文憑、不用考試。 這要求還不算低嗎? “每月三錢好像是少了點,但這已經是咱們目前能開出的最好的條件了,說不定還可能要拖欠幾個月……” 越說到最後,她越沒底氣。 林家給她的嫁妝不過百兩銀子,一路從盛京到豐耕縣,路上就花了不少。 如今剩下的,恐怕還不夠她和沈戟日常花銷。 想要多發薪資,還得等地裡的莊稼收成之後才有錢。 “銀錢且不論。”沈戟指著最後一條要求,道:“這一條,恐怕就鮮有人能滿足。” 他都滿足不了。 “你忘了,豐耕縣是個流放之地。” 被流放的人,不管是自身還是祖上,都或多或少有過這個問題。 林寶初想要找出身清白的人,這無可厚非。 但豐耕縣識字的人,九成以上都是朝廷流放到此的人。 土生土長的豐耕縣人,說難聽點,均目不識丁。 否則這裡怎會如此落後,淪為流放受苦之地。 聽沈戟這麼一說,林寶初才意識到,這個條件好像是苛刻了些。 但身為一個吃過考編苦,為了報考,東奔西走弄材料證明自己的人。 關於身世清白這一點,她想堅持。 亦想發揚下去。 “沈戟,你常居豐耕縣,你能不能給我列一個大概符合這些條件的人?” 林寶初想挨個去試試。 “其中包括但不限制於被朝廷流放的,還有書院、皇商、鹽商、錢莊票號、商會商幫,各大掌櫃也可以考慮。” 前世的扶貧人挑選,只要有編制的單位都被分到了指標。 學校、醫院、市政、縣政、國企、林場、文旅局、工商局…… 甚至小鎮上的就業服務中心都有指標。 光是她駐村的黨群中心,到了入戶走訪的時候,都有上百個單位的人來下鄉。 “商人也可?”沈戟吃驚。 他所以理解的林寶初要做的事情,是基於衙門之上,隸屬衙門。 既是‘官職’,讓精打細算、唯利是圖的商人來擔任,恐怕不妥吧? “商人怎麼了?我也有做生意的打算啊。” 光是靠稅收,他倆得餓死。 那麼重的賦稅,交完他們哪兒還有錢規劃豐耕縣的發展啊。 “你要做生意?做什麼生意?” 沈戟好似永遠跟不上她的步伐。 種地的時候,她說要開展三支一扶。 三支一扶還未開頭,她又說做生意。 她行事果斷,從未考慮過一件事到底做得做不得,她為何總是很自信? 林寶初當然自信了! 前世她所受到的教育,所得到的經驗,都是經過無數先輩實踐總結出來的。 那可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財富! “初步打算以衙門的名義,成立一些種植基地、養殖場、加工廠之類的‘國有企業’吧。” “具體做什麼,還是那句話,先把豐耕縣的底摸清了再說。” 林寶初已經決定了。 朝廷既然撒手不管豐耕縣的死活,那她就在基於不違反盛朝律法的情況下,在豐耕縣實行一套新的制度。 這套新的制度,就是事業編。 不做官場的主,做商界的主總不會有人說什麼吧。 沈戟按照林寶初說的,在屋裡給她細列人員名單。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