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8章 分封和倭刀,重生之景泰大帝,二百二十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也不至於每年花費一百兩銀子啊?”有人叫道。

“怎麼不至於,當年朝廷丟在安南的開銷就有每年兩百萬兩,而且連丟了十幾年,不收回來怎麼能行?”金濂立刻吹鬍子瞪眼地回答道。

眾人這才明白,朝廷其實就想要撈銀子而已,這事兒和軍費開支什麼的都沒有關係,純粹是政務院的意思。

既然政務院的人想要銀子,那麼就是可以談的了。

於是,經過雙方的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了平衡,藩王給中央送銀子,還是以朝貢的名字,只不過比例需要降低,每年只需要進貢十萬兩銀子,或者相對應的糧食即可,

當然,時間需要延長一些,十年肯定是不夠的了,金濂把這個時限延長到了三十年,前十年是十萬兩的入貢,後二十年逐年增加五千兩,一直漲到二十萬兩。

金額不算小,但是對於一眾藩王來說卻並不算什麼,他們畢竟有了自己的地盤,而且看起來還不小,所以並不算虧。

對於朝廷需要在當地平價收購糧食的要求,眾人並沒有反對,反正安南盛產糧食,人又太少,不賣掉的話,很有可能會白白浪費掉。

而朝廷這面,得到一個比較穩定的糧食來源,也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至少在災年平抑糧價、穩定社稷上面,會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這也算是公平交易了。

政務院後面又提出了幾個簡單的要求,例如大明船隊借港口停泊休整,回頭與緬甸開始可以從藩國借道等,藩王們都很快答應了下來,反正以他們的實力,想要不答應也是不可能的,否則真惹怒了朱祁鈺,來個假道伐虢順手收拾了他們,他們也沒地方叫冤去。

再說了,現在還沒有決定誰去就封,也沒有人決定封地的位置,所以該答應還是先答應下來,後面的事情後面再說,萬一自己的地盤沒有港口,或者不與緬甸接壤呢,答應下來又沒什麼害處。

於是,就在雙方盡歡的情況下,今天的事情便討論到了這裡。

之後幾天仍舊是一些條件和藩王們需要得到的支援,但是並沒有引起什麼大的衝突,畢竟朝廷是真的想分封,而藩王們對於這樣一個自己執掌一國的機會更是不願意放棄,所以彼此洽談的雙方都很有誠意,談判的進展很快。

最終,整個安南分為了九個獨立的封國和一個直屬於中央的交趾布政使司,其中諒江路、富良路和大通路重新劃分,歸化鎮和南方四路不變,分別交給了九個藩王,升龍城附近則為交趾布政使司駐地,併成為交趾布政使司的政治經濟核心,東海路則因為臨海,並且與大明接壤,故而特意被朱祁鈺留下來,作為升龍城和廣東廣西之前的陸路走廊,確保升龍城的安全。

而九個藩王則是鄭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寧王朱奠培、安化王朱秩炵、江川王朱徽煝、襄陵郡王朱衝秋、平遙王朱佶煟、松滋王朱貴烆、湘陰王朱貴煟,其中鄭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屬於兄弟,都是仁宗生下來的親王,和朱祁鈺的關係最近,屬於朱祁鈺的親叔叔,自然要先分封他們。

況且鄭王朱瞻埈早就想分封出去,沒人管自己,而襄王朱瞻墡則是出了名的賢王,當年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孫太后首選的皇位繼承人是他,只不過朱瞻墡對皇位沒什麼太大的興趣,這次能夠答應朱祁鈺的分封,也是為了朱家江山而自我犧牲而已。

另外的藩王基本上都是太祖時候分封出去的,例如安化王朱秩炵、江川王朱徽煝、襄陵郡王朱衝秋、平遙王朱佶煟都是各個藩王的後代,松滋王朱貴烆、湘陰王朱貴煟更是親兄弟,不過這也是因為他們給政務院許下的好處是最多的,所以才成功得封。

其中最特殊的應該是寧王朱奠培。

朱祁鈺一直知道,寧王一脈從太宗那會兒就不是很穩,畢竟太宗朱棣乾的事情實在是太過噁心了,先是以計策詐騙了親弟弟寧王朱權出城,奪朵顏三衛,後來又向朱權許諾靖難成功之後平分天下,結果朱棣打下了天下,便把這件事完全給忘了,甚至把朱權的大名都給奪走,改封到了南昌,朱權這才明白過來。和整個大明天下相比,朱棣的諾言算是一文不值。

好在這時候,朱權已經認清了朱棣的真面目。而且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和他之間的差距。所以果斷選擇了修身養性。在南昌安安靜靜的待著,直到朱棣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朱權才再次嘗試,希望將自己調回到大寧。但是朱高熾也是一代明君,並沒有上當,仍舊將他留在了南昌。

後來宣宗朱瞻基繼位,對於朱權的請求,更是理都不理,朱權無奈,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江湖有點皮

大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