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4章 讓他們打一架,誰贏了歸誰,重生之景泰大帝,二百二十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上皇朱祁鎮的死,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反而是讓大明和草原的戰爭暫時停止了。 大明因為要操辦太上皇的喪事不能繼續見血動刀兵,也先則是南下大明的時候損失有點大,不得已退回草原舔舐傷口,恢復實力,穩固他天聖可汗的位置。 不過也正是因為沒了戰事,朝廷才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太上皇的喪葬之事上去。 這年頭皇帝入葬極為麻煩,官員統一穿戴素服,三天之後又換成成服,一直穿戴二十七天方才罷休,京中各寺廟道觀也不能放過,寺觀各鳴鐘三萬杵,禁屠宰四十九日,寺廟和道觀每天需要鳴鐘三萬下,並且在四十九天肉禁止屠宰牲畜。 因為朱祁鎮是突然死亡,並沒有提前建造陵寢,所以他的屍身一直停留在宮中不能下葬,直到兩個月後朱祁鎮的獻陵完工,這才被朱祁鈺率百官送了過去。 不過這期間朱祁鈺也沒閒著,他收到大都督府的聯名奏疏,請求皇帝同意改組京師三大營,將三大營改為十團營,挑選精銳加入其中,作為大明新的野戰主力。 這個想法在大都督府其實早就有了,當初也先攻打京師的時候,于謙就發現原本三大營的編制在面對也先進攻的時候,兵種過於單一。 神機營以火器為主,士卒並不像五軍營一樣有獨立野戰的能力,近戰防禦還是要靠五軍營的刀盾兵。 而五軍營則是更加傳統一些,以冷兵器為主,刀盾兵負責防禦,長槍兵負責進攻,弓弩手負責遠端,綜合能力更強一些,但問題是,刀盾兵和長槍兵對蒙古人的打擊效果並沒有神機營那麼好,他們的優點只是可以在蒙古人的衝鋒之下堅持更長的時間。 至於三千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最初是以投靠大明的蒙古騎兵組建的,戰法也和蒙古騎兵相似,是明軍唯一可以和蒙古騎兵對沖的部隊,但問題是,大明因為政策的原因,戰馬的數量和質量遠不如草原上的蒙古人,所以數量一直不多,最多的時候也不多兩三萬人,和蒙古隨便就能弄出來的十幾萬騎兵相比,作用其實不大。 當初太宗皇帝可以橫掃草原的三大營,歸根結底還是打的配合,並不是以單一兵種進行對抗。 在發現蒙古騎兵後,神機營計程車兵會立刻向陣型前列靠攏,並做好火炮和火銃的發射準備,在統一指揮下進行齊射,這輪齊射是對蒙古騎兵的突然打擊。 神機營射擊完畢後,會立刻撤退到隊伍的兩翼,然後三千營與五軍營的騎兵會立刻補上空位,對已經受創的蒙古騎兵發動突擊。 騎兵突擊後,五軍營的步兵開始進攻,他們經常手持刀盾長槍等武器,對蒙古騎兵發動最後一輪致命打擊。 這才是當初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能夠橫掃草原的大明三大營。 後來朱祁鈺讓于謙做了一下總結,于謙經過分析,再結合如今朝廷的具體情況,最終決定從三大營中抽調精銳出來,組建十團營。 這個想法朱祁鈺沒有立刻同意,而是將大都督府眾人都叫到了宮中,打算一起商議一下,看看這個想法行不行。 奉天殿內,朱祁鈺端坐在龍椅上,對著下面坐著的大都督府眾人道:“諸位愛卿,於尚書提出將三大營打散,組建十團營,你們面前的就是於尚書所上奏疏的手抄本,可以先看一下,看完之後隨意發表意見便是,若是可行,那就照此執行吧。” 武清侯石亨已經率軍返回了京師,這次開會他也在,將於謙的奏疏簡單翻看了幾下,石亨就起身說道:“陛下,臣贊同於尚書的想法。” “其實臣在指揮這次大同圍殲戰的時候就有感覺,三大營只適合太宗這種馬上天子來指揮,換成其他人,其實並不適合。” “因為朝廷不可能將三大營全部放給一個人來指揮,如今的朝廷也沒有人有資格指揮,所以於尚書將三大營拆分成十團營,每一團營都有原本三大營的一部分,戰術戰法都可以學習太宗,相當於變成了十個小型三大營,每一團營都有獨立作戰的能力。” “回頭宣大再遇到戰事,陛下就可以從中挑選一個或者數個團營出京迎戰,若是規模大一些,可以再任命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作為總帥,居中協調即可。” 朱祁鈺點點頭,道:“朕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考慮於愛卿建議的,只是朕也沒領過兵,所以不知道這裡面是否有什麼缺點,朕召諸位愛卿過來,也是希望詳細參詳,免得這裡面有什麼紕漏,無緣無故害了將士們的性命。” 石亨沉吟了一下,道:“陛下仁德,臣替三大營的將士感謝陛下掛念。” “要說這裡面的問題,其實也是有的。” “說說看。”朱祁鈺笑著吩咐道。 石亨恭敬行禮,然後道:“臣以為,十團營規模較小,若是遇到大戰,最重要的就是居中協調,十團營的統兵將領可以拋開私仇,一心為公,否則互相之間沒有配合,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畢竟按照於尚書的想法,每個團營只有兩萬人馬。”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