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3章 朕不要你覺得,朕要朕覺得,重生之景泰大帝,二百二十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廷每年的歲入大概兩千多萬兩,這裡面絕大多數都有固定的用途,例如文武百官的俸祿、各地藩王的俸祿、天下衛所的軍餉等等,當然,也包括宮內的開銷。 戶部每年會從太倉調撥一百萬兩金華銀入內庫,供應皇帝開銷。 這一百萬兩聽起來很多,也是皇帝可以隨意支配的,不過皇帝卻不能隨意支配。 這句話有點繞,但是解釋一下就很容易弄明白。 內庫歸皇帝所有,按理來說內庫的銀子自然也都是皇帝的,但問題是,這一百萬兩聽起來很多,卻要支援整個皇宮的開銷,包括皇室日常花銷、在京武臣和宦官的俸祿、皇帝給文武大臣和番邦使節的賞賜等等,這雜七雜八的算下來,其實皇帝能隨意呼叫的銀子其實並不算多。 原本大明的財政體系並不是這麼運作的,洪武六年,太祖改內府庫為內承運庫,掌大內庫藏,實際上就是由內承運庫掌握著整個大明的財政收入,太祖朱元璋精力旺盛,透過內承運庫管理調撥大明朝廷的絕大多數財政,後續的太宗、仁宗、宣宗也一樣照此辦理,所以才有了太宗朱棣在剛打下天下沒多久就能幾次遠征漠北,派遣鄭和出海南洋的事情,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從太上皇朱祁鎮登基之後開始的。 宣德十年,宣宗朱瞻基因病薨逝,只有八歲的朱祁鎮登基,朝政就此落入楊士奇、楊榮、楊溥的三楊內閣之手,太皇太后張氏負責決策。 不得不說,三楊的確有能力,太皇太后張氏也稱得上是一代賢后,但問題是,有能力不代表立場就正確,三楊主政之後,對外第一件事就是從安南撤軍,從而使大明丟掉了安南這麼一塊產糧地,順帶還打擊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武勳集團,第二件事就是在麓川開戰,以叛軍思任法來消耗雲南沐家的實力。 但是三楊忘記了一件事,麓川和安南不一樣,安南和大明的邊境群山環繞,但過去了就是紅河平原,而麓川位於雲南,那裡才是真正山高林密、煙瘴密佈的地方,左都督方政全軍覆沒,黔國公沐晟暴斃,沐晟的弟弟沐昂繼任統帥,繼續和思任發開戰。 戰事又持續了一年,朝廷的財政愈發空虛,當初從安南撤軍,本就是因為軍費開支過大,如今在麓川開戰,節省下來的那點軍費又全都丟了進去,三楊自然不肯,恰巧這時候基本上已經控制了麓川的思任發遣使上貢,三楊就此下了個臺階,和思任發停戰了。 沒過一年,王振為了替朱祁鎮重振軍威,力主重啟麓川戰事,正統六年五月,英宗命定西伯蔣貴為徵蠻將軍,擔任總兵官再次和思任發開戰,而為了應付軍費開支,王振不得不答應三楊一個條件,那就是允許戶部另立太倉庫,儲存朝廷稅銀,支配和管理權全部屬於戶部,皇帝不得輕易插手。 至此,朝廷的財政正式一分為二,大部分由戶部掌管,少部分由皇帝掌管,當然,朝廷的絕大多數財政支出也都由太倉支取,皇帝的那部分就由皇帝自己管理。 雖說的這樣分配的,但是實際上卻沒有這樣執行,大臣們有事沒事就想方設法從內庫中弄銀子出來填補國庫缺額,尤其是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鈺先是從內庫支取了一筆銀子犒賞保衛京師的將士,後來為了重建三大營和今年與也先開戰,朱祁鈺又沒少掏銀子,眼下還是年底,朱祁鈺手裡沒有多少存款了,所以這兩萬兩銀子才讓他這麼為難。 當然,朱祁鈺還有皇莊的收入,不過這些收入主要是供後宮使用的,現在掌握在汪皇后的手裡,朱祁鈺不好去她手裡拿過來。 其實陳循的辦法很簡單,在年初撥付銀兩的時候直接加上兩萬兩就好了,畢竟大家都知道,皇帝手裡的確沒什麼銀子,雖然今年和也先打了一仗,但是因為時間短,朝廷的開銷並不大,陳循估計太倉裡還能有一些盈餘,增加兩萬兩,內閣也會給聖天子朱祁鈺這個面子的。 不過現在陳循上頭還有個內閣,需要和金濂說一聲,於是陳循補充道:“陛下,此事內閣金大人也要知道,不知是您去和他說,還是由臣和他說?” 朱祁鈺有點不好意思因為這事兒去找內閣,於是道:“陳愛卿去和他說一聲吧,不過兩萬兩銀子而已,金濂會同意的。” “是。”陳循恭敬答道。 陳循從朱祁鈺這裡出來,順路就拐到了內閣,反正內閣就在前朝,出去也是要路過的。 來到內閣,陳循和金濂直接說明來意,金濂也是沒有拒絕。 不過是兩萬兩銀子而已,雖然數目大了一些,但是相對於皇帝的賺錢能力,這兩萬兩真的不算什麼,沒見光是這次和安南的互市,大明戶部就弄到了幾十萬石糧食麼?和這幾十萬石糧食相比,兩萬兩銀子真的不算什麼,估計最多也就值個運到京師的運費而已。 王直高谷等人也是一樣,大家誰都沒有在意,不過這件內閣和六部的大佬們都沒有在乎的事情,最終還是沒成。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江湖有點皮

大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