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太后鬥群臣,重生之景泰大帝,二百二十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鈺剛要無奈接旨,突然聽到下面一聲大喊:“且慢,臣有話說。” 只見兵部尚書于謙站了出來,道:“太后,臣以為郕王所為並無不妥,還請太后收回懿旨。” 孫太后見是兵部尚書于謙,聯想到他是主戰派,不禁大怒,道:“下面是兵部尚書于謙?” 于謙躬身,答道:“正是微臣。” 孫太后喝問道:“於大人是說郕王不尊祖制是對的?” “郕王殿下並未違反祖制。”于謙答道:“依我大明軍制,五千人為一衛,而依照慣例,只有都督和都督同知領兵方需設定監軍。” “武清伯領兵不過一衛,固無需監軍隨行。” “因此,臣以為,郕王殿下無錯,請太后收回懿旨。” 于謙大聲道。 孫太后對這些倒不是很熟悉,轉頭看了看隨行的大太監金英。 金英在宮中許多年,又在司禮監做過不少年,對此很是熟悉。 發現孫太后看向自己,金英思索了一下,微微點了點頭,小聲道:“以往衛所並無監軍。” 孫太后狠狠地看了他一眼,然後轉回頭,繼續問道:“那石亨畏戰,導致陽和口之敗,於大人怎麼說?” 于謙大聲答道:“陽和口之戰中武清伯並無過錯。” “並無過錯?”孫太后冷笑道。 于謙繼續道:“是,陽和口一戰,乃是監軍郭敬輕敵冒進,與武清伯無關。” 孫太后怒喝道:“你于謙說無關就是無關嗎?” “此事有經歷戰事的軍中兵丁和小吏作證。” “太后如若不信,臣願意叫他們來,太后親自詢問便是。” 孫太后盯著于謙,有些啞火。 不過孫太后繼續問道:“那西寧侯和武進伯呢?他二人均為國捐軀,為何獨獨是石亨逃了回來?” 于謙大聲答道:“西寧侯和武進伯是為國捐軀,衷心可嘉,武清伯原是問罪下獄,然如今軍中將領凋零,武清伯乃百戰悍將,故臣將其放了出來,命其戴罪立功。” “太后如要罰,那便罰微臣吧。” 于謙一番話,直接把罪責領到了自己身上。 孫太后腦子中一股怒火沖天而起,怒喝道:“既然於大人認罪,那哀家就不客氣了。” 旋即大聲道:“傳哀家旨意,兵部尚書于謙擾亂國法,私放罪囚,罪不容恕,現革去官職,著有司論罪。” 王直在下面聽得開心,不過聽到孫太后這道旨意,立刻站了出來。 孫太后乾淨利落地下旨要拿下郕王,他原本就是打算站出來阻止的,但是兵部尚書于謙先站了出來,他就可以看看程序,然後再做處置。 聽著聽著,王直對於于謙越來越認可,看著他一步步把太后扣在郕王朱祁鈺腦袋上的罪名否定掉。 結果沒想到的是,于謙居然抗下了讓石亨復職的罪責,自己請罰。 王直連忙站出朝班,道:“太后息怒。” 孫太后原本看他就不太順眼,此時見他站了出來,火氣更大,便冷冷問道:“王尚書也有話要說嗎?” 王直見狀,也不生氣,不卑不亢地道:“臣以為,于謙並無過錯。” “于謙已經自己請罪了,難道王尚書還認為,他于謙並無過錯?”孫太后冷冷地道。 王直答道:“於大人本就是大明的兵部尚書,任人用將本就是他的本職,懲處將領更是他的許可權,命武清伯戴罪立功,有何過錯?” “況且於大人為官清廉,功名卓著,太后怎能因為一句話便將他革職?” “如今國事艱難,朝廷不穩,也先又在虎視眈眈,京師防禦全靠兵部搭理,如果於大人被革職,那兵部就亂了。” “兵部一亂,社稷恐不穩啊!” 這一番話說得孫太后火氣更盛,怒道:“難道他頂撞哀家也不是罪過?” 王直大聲答道:“於大人乃是為國進言,何罪之有?” 孫太后被懟得一時半會說不出話來,恨恨地道:“即使于謙無罪,那郕王呢?明明是那石亨沒有在陽和口擋住也先,才導致陛下被抓,這樣的人他也敢用?難道哀家說他識人不明是說錯了麼?” 王直看了一眼旁邊的朱祁鈺,淡淡地道:“郕王殿下身份尊貴,臣不便評價。” “老臣只有一句話想問,請太后明示。” 孫太后見王直語氣鬆了,便問道:“什麼話?” 王直跪地,大聲問道:“若郕王閉門思過,不再攝政,那朝政如何處置?” 他這算是退了一步。 如果孫太后能再任命一個合適的大明王爺來攝政,他也沒必要堅持。 畢竟他只是要平衡後宮和前庭的矛盾,至於誰來攝政,他並不是太關心。 大明王爺不少,雖然血統方面沒有朱祁鈺近,但是畢竟是太祖後裔,誰當都無所謂。 孫太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回道:“皇太子理政,皇后監國。” 孫太后的回答徹底震驚了上朝的所有人。 太祖祖制,後宮不得干政。 這不僅僅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意思,也是文武百官的意思,更是天下文人的意思。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