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 太行八陘,重生之景泰大帝,二百二十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伯顏試探著問道:“要不陛下說說太行山?” 朱祁鎮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微笑著道:“既然伯顏兄弟想聽,那朕就給你講講。” “洗耳恭聽。”伯顏本就對漢人的文化感興趣,又跟朱祁鎮混了這麼些日子,也學會了一點成語。 朱祁鎮想了想,說道:“太行山乃是我大明京西屏障,山勢雄奇,關隘眾多,壺關、承天鎮(娘子關)、紫荊關均在其列。” “不過關隘眾多,也就意味著小徑也是不少的,著名的太行八陘,伯顏兄弟聽說過吧?” 伯顏搖搖頭,表示沒聽說過。 朱祁鎮笑笑道:“太行山橫跨山西和北直隸,綿延數千裡,其中必有穿山而過的峽谷通路,太行八陘便在其中,而且最為著名。” “東晉郭緣生在述徵記裡提到,太行山首始於河內,自河內北至幽州,凡有八陘。” “第一曰軹關陘,今屬河南府濟源縣;” “第二太行陘,第三白陘,此兩陘今在河內;” “第四滏口陘,對鄴西;” “第五井陘,第六飛狐陘,第七蒲陰陘,此三陘在中山;” “第八軍都陘,在幽州。” “太行陘,闊三步,長四十里。” “這太行八陘自古有之,典故眾多,伯顏兄弟可想詳聽?” 伯顏立刻點點頭,笑道:“勞煩陛下了。” 朱祁鎮搖搖頭,笑道:“那朕就開始說了。” “先說這第一陘軹關陘。” “軹乃是戰國時魏國城池,其西有一穿山小徑,名曰軹關,這軹關陘便因此而得名。” “秦昭王時,秦將白起率秦軍下軹道,收降韓國野王,隨即切斷太行道,隔絕了韓都新鄭通往上黨之路。” “上黨守馮亭不願投降,改投降於趙國,引發了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 “哦,對了,之前伯顏喜歡的唐初武將尉遲恭便在此守過關。” 朱祁鎮笑呵呵地道。 “此地的確是歷史悠久,不過長平之戰是什麼?”伯顏問道。 朱祁鎮笑道:“這便是要提到太行八陘的第二陘太行陘了。” 看著伯顏滿臉求知慾的表情,朱祁鎮繼續道:“太行陘乃是古南陽所屬,北達京師,南通河洛,全長近三百里,沿途關隘眾多,剛剛說的野王城,便在太行陘的南端出口。” 伯顏呵呵笑道:“我還以為陛下剛剛提到的野王是哪個古代部族首領呢。” 朱祁鎮也是笑了下,接著道:“自野王城入太行陘,行數十里,便是高平縣,高平以北便是長平。” “當年秦國拿下野王城,沿太行陘而上,意圖拿下韓國的上黨郡,上黨守馮亭便投降了趙國,趙國派大將廉頗駐守長平,意圖阻攔秦軍。” “秦將白起用反間計離間趙王與廉頗,趙王中計,以趙括替換掉了廉頗,然後......” 朱祁鎮這裡頓了一下,伯顏連忙問道。 “然後,趙括中了白起的誘敵之計,輕兵冒進,結果被白起斷了糧道,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三十二年之後,秦滅趙。” 伯顏嘆道:“趙王昏聵啊。” 朱祁鎮也是嘆道:“是啊!” “陛下不必介懷。”伯顏以為朱祁鎮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出言勸道。 朱祁鎮搖搖頭,接著道:“不說這個了,朕接著說其他的幾個太行八陘。” 伯顏點點頭。 朱祁鎮收拾了下心情,繼續道:“第三陘白陘,問世於何時已不可考,但是春秋時便已有此名,當時的齊國伐晉走的便是此路。” “不過白陘沒什麼著名的典故,朕就不多說什麼了。” “第四陘滏口陘,沿峭壁而行,唐代設立風月關。” “第五陘井陘,臨近山西陽泉,井陘古道關口狹窄,車不得方軌,騎不能成列,土門關、故關、承天鎮均在此處,土門關更是天下九塞之一。” “當年始皇帝薨斃,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秦亡之後,六國復立,漢朝的大將韓信便在此地對戰趙國陳餘,韓信在此地背水一戰,背靠大河立下營寨,以自身為誘餌,引陳餘來攻,而他卻派人偷襲井陘口,趙軍大亂,全軍覆沒,韓信一戰成名。” 伯顏點點頭,道:“韓信的確是名不虛傳,居然敢背水立營,真是自古以來的兵法大家。” 他對漢人文化感興趣,當然聽說過漢初三傑的淮陰侯韓信。 朱祁鎮笑了笑,道:“當年淮陰侯還未發跡之時,曾被當地的潑皮無賴折辱,不過他並沒有在意,終是成為兵法大家。” “第六陘是飛狐陘,也就是飛狐口,伯顏兄弟應該知道。” 伯顏點頭道:“這個我知道。” “那我就不多說了,接著說第七陘蒲陰陘。”朱祁鎮道。 “蒲陰陘與飛狐陘臨近,同樣是關隘險峻。” “伯顏兄弟剛剛提到的紫荊關,便是這第七陘蒲陰陘的關隘。” 伯顏聽到紫荊,精神突然一陣,問道:“這紫荊關地勢如何?” “自然是險峻非常。”朱祁鎮答道。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