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和朝新政
手抽的雞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8章 和朝新政,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手抽的雞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李芳遠達成‘口頭協議’,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接下來的幾天,齊源每日一早都會進宮,與李朝大臣互相啐吐沫星子,開始談具體的條件。
李芳遠知道現在的大明,不會虢奪他的王爵,自然也沒再那麼害怕。
他暗中囑咐大臣們,一定要儘量為自家撈好處,千萬別被大明牽著鼻子走。
這一談,不知不覺就到了三月。
但齊源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條件就是那幾個條件,無非就是有一些細節值得商榷。
比如目前雙方最糾結的一個點————大明要求李朝重組議政府結構,派遣明官出任官職。
說白了,就是想將議政府改成內閣制。
李芳遠一聽當然不幹,當場就炸了毛。
你大明改了我的官制結構不說,還想派官員來鉗制我?
但齊源有理有據——大明今年也會組建內閣,你李朝不是大明的兒子嗎?咋了,不願向爸爸看齊啦?
李芳遠直接無語。
經過連日的扯皮,最終在齊源做出讓步的情況下,雙方暫時達成一致。
議政府改組內閣,明朝也可以派官員任職,但不能參與具體執政。
於是,這個駐官的職務被定為——巡朝御史,官佚正五品。
其主要司職為監督議政府言行,將其每日政論匯總上奏,並有風聞奏事的權利。
包括彈劾李芳遠。
雖然被人在腦袋上懸了一把刀,但李芳遠終歸是鬆了口氣。
只要不是權利被分走就行,將來這個御史具體是怎麼回事,還兩說著呢。
齊源也很滿意。
雖然御史沒有參政的權利,但這幫子言官骨子裡是個啥玩意兒,他可太清楚了。
等過幾年,你這議政府還有幾成是你李芳遠的人,且兩說著呢。
這件事,就在雙方各懷鬼胎的情況下,最終定了下來。
至於其他包括駐軍、耽羅歸屬、市舶司幾件大事,反而沒那麼糾結——
給都給了,你還能談啥?
總不能一寸寸土地討價還價吧?
孰不知,李芳遠的無恥,再次重新整理了齊源的三觀。
駐軍可以,耽羅也給你,市舶司成立也沒問題,
但你大明這個當爸爸的,總不能一點好處都不給兒子吧?
錢、糧食,您老每年都得給點吧?
咋說我也算個藩王吧?
這錢可不是給李朝的,而是給他李家王室的。
“這傢伙~~~~~~~~”
齊源聽完他的條件,當場倒吸一口涼氣:“眼皮子真淺啊!”
雖然只是一些錢糧,但畢竟也不是一筆小數,齊源不敢做主,只能請示蘇謹。
還沒一天,蘇謹的批示就來了——給他!
不就是點錢嗎?
李芳遠這小子,是真不知道他們家地理位置的優越。
等過兩年市舶司發展起來,他就知道大明每年賞他的那點錢,跟市舶司的收益相比,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
就怕這小子到時候得哭著跳起來,跟爸爸耍賴皮。
不過到了那時,他小子再想要蹦個高,恐怕也沒那個能力。
最終,雙方在永樂元年三月初十二,於新的政策達成一致,大致如下:
李朝改組議政府,仿效大明成立六部、都察院等衙部。
議政府成員由李朝大臣任職,但都察院官員,皆由大明委任,五年一期。
都察院幾乎就是南京的縮小版,除了官職的數量少了一些,其餘基本一致。
都察院最高長官為巡朝御史正官,正五品,監管、彈奏朝鮮一切事宜。
同時,每年朝廷會向朝鮮派出基層官員,赴朝學政。
這些官員並不只在都察院,而是遊走李朝各個職衙。
當然,他們一樣沒有對李朝執政指手畫腳的權利,只能帶著眼睛、耳朵去看、去學。
李芳遠對此也沒啥牴觸的情緒,反而有些沾沾自喜——看吧,看吧,你大明的官員,不也要跟我學習?
剩下的,就是關於駐軍系列事宜。
無論是李朝也好,還是將來必將收回的安氏叛臣地盤也罷,凡重要城池和碼頭,必須由大明駐軍。
這一點李芳遠想反抗,卻無能為力。
大明亦會在平壤、漢城、釜山設立三個市舶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