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溫室大棚
金戈鐵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溫室大棚,穿越第一天老爹竟給我下毒,金戈鐵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天後,徐忠稽就把所需的油紙準備好了。 李不凡便讓人把多瑪城和陽湖城各村的村長找來,來到徐忠稽提前準備好的試驗田。 李不凡讓人在那三畝試驗田的四周架好架子,把那油紙連成一塊一塊的,連的儘可能長儘可能大。 再把那連好的油紙鋪在架子上,密封好,做成前世溫室大棚的樣子。 再在溫室大棚裡點上幾爐蜂窩煤,提升溫室大棚裡的溫度。 另外,再安排專人控制好溫室大棚裡的溫度,及時增加蜂窩煤或減少蜂窩煤,達到一種讓人一進去,就有種想出汗的感覺就行。 等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接下來,就是播種的事情了。 李不凡把那些村長集中過來,教會他們如何選種子,如玉米,要選擇那種顆粒飽滿,個頭比較大的作為種子。 種植時,行與行之間,株距與株距之間,大約成年人手掌張開,大拇指與中指之間的距離就行。 可適當的下些肥料,等種子發芽後,發現死苗或沒發芽的,還可以繼續補種。 而土豆和紅薯的種植更簡單了,這些都是命賤耐旱易生長之物。 因現在沒有紅薯藤的緣故,因此紅薯也只能像土豆一樣,把他們切成一塊一塊的,有三指寬就行,特別要注意,外皮一定要保留好,這是種子發芽的必備條件。 再取一些燃燒過後的柴草灰,塗抹在切口上。 最後,再把其放在一個潮溼暖和的地方,三五天後,它們就會發芽了,再把發芽的種子移植到地裡就行。 等第一批紅薯長出來後,就不用這麼麻煩了,直接取紅薯藤種植,每斷約四五個節就行。 等李不凡一一介紹好玉米、土豆和紅薯的種植後,便指導多瑪城和陽湖城的大司農和所有村長進行實地種植,確保人人過關。 “伯爵大人,不知這玉米、土豆和紅薯,一年可有幾季收成?”多羊村的梁富貴站出來問道。 “如果是這樣的溫室大棚,三個月就可以有收穫,整年都可以有收成。”李不凡一臉笑意地道。 “嗤!三個月就有收穫,整年都有收成,”眾人都驚呆了,包括徐忠稽在內,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畢竟這溫室大棚造價太高,得不償失,不可能大面積使用,因此,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但一年二季的收成,是少不了的。”李不凡又解釋道。 “真的?”一眾人熱淚盈眶地道。 “當然!每年三月份種植,六七月份收割,接著又翻種,等到十一月份,就又可以收穫了。” “那伯爵大人,這收成怎麼樣?”多牛村的李福問出了在場所有人心中的想法。 一群人眼巴巴地瞅著李不凡,就等著其回答了。 “這個,我先不說,再過三個月,你們可以自己看。”李不凡賣了個關子,說道。 “嗯,這倒也行,三個月後,是否能收割,能收割幾何,我們就都知道了。”眾人紛紛議論道。 “那這些東西真的能吃麼?怎麼吃?會不會有毒?”陽湖城的大司農仲文業擔憂地問道。 “瞧你說的,難不成,伯爵大人還能害我們不成!”多瑪城的大司農蔡農說道。 其他人一聽,好像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紛紛議論道:“對啊,如果這東西有毒,不能吃,或者只能吃一點,那種了又有什麼用!” “是啊,誰說不是呢!” …… 李不凡也不介意,對於新生事物,該有的懷疑態度,還是要有的,這也正是,他要召集各村的村長來現場教學的原因。 他就是要讓他們親眼見證,這些東西是如何種植的,只要他們回去一宣傳,那就好過衙門的強力推行,到時,就不用擔心會引起民憤了。 “忙了一個上午了,想必大家肚子都餓了,這樣吧,我們一起來嚐嚐這玉米、土豆、紅薯,看有沒有毒。”李不凡笑著說道。 於是,李不凡便讓徐忠稽去取來了三個鍋頭,畢竟是種子,數量有限,每樣一人一個,洗乾淨後便分別放進三個鍋裡煮。 村民都在一旁註視著,不敢離開,生怕錯過什麼細節,有的還上去幫了把手。 李不凡一邊跟他們介紹怎麼煮,一邊說道:“其實,這些東西用來煮,是最下檔次的吃法,只能用來填飽肚子,不能說是享受。” 李不凡回憶著前世的薯片、烤玉米棒子,不由得流出了口水,心裡嘀咕著:“要不是這種子太過珍貴,真想現在就烤點來吃。” “真正的享受吃法,就是煎炸、烤,那味道,簡直要人命。”李不凡一臉回憶地道。 “特別是那玉米棒子,一邊烤一邊在其上摸上香油,那滋味,甭提有多爽了!” 見李不凡如此說,其餘眾人,基本上都相信這些東西真的都能吃了。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那些東西都被煮熟了。 李不凡便讓徐忠稽每人分一個,雖然眾人都拿在了手裡,但卻沒有第一個敢先吃的。 鐵牛和牛犇也拿到了,聞了聞:“好香!” “怎麼,都不敢吃啊,怕有毒?那你們看著我吃就行,等一下可不能跟我搶。”李不凡拿起一顆土豆,一邊剝皮,一邊笑著說道。 鐵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