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鐵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章 開萬世太平,穿越第一天老爹竟給我下毒,金戈鐵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現在本上將軍為一郡守將,奉聖諭,可自行招兵買馬10萬,食邑多瑪、陽湖城5000戶,賜伯爵府於多瑪城。” “現在剛收回的七城,因朝廷尚未任命所屬官員,現在仍處於軍管狀態,不知這舞臺,足夠汝發揮所長乎?” 徐忠稽認真地聽完,說道:“舞臺是小了點,但仍可有所作為。” 徐忠稽沉思了片刻之後,眼神堅定地看著李不凡,像似想從李不凡臉上找到切確的答案似的,問道:“敢問上將軍,當今天下形勢,該如何自處?” “內以安民,外以禦敵,橫掃天下,開萬世太平。”李不凡同樣盯著徐忠稽,斬釘截鐵地說道。 “開萬世太平,何其艱辛!五國混戰,已三四百年矣。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多少仁人志士為此而捐軀,奈何最終都是鬱郁不得志,懷恨而終。” “不知李上將軍,有何憑仗,敢如此口出狂言。就憑上將軍手上那尚未到位的10萬兵馬,就敢妄言爭霸天下不成,如此膽大妄為,豈不是兒戲。”徐忠稽當場喝問道。 李不凡被徐忠稽的喝問驚呆了,這前世的戲本子裡,可不是這樣寫的啊,前世的戲本子上不都是畫一個大餅出來,然後所遇之良才,就會死心塌地地表示願意追隨左右,共同成就不世功勳的麼。 怎麼到了徐忠稽這裡,卻反過來了。 “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李不凡說道。 “好一個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徐忠稽說完,便從座位上站起來。 向前兩步,跪下磕頭道:“在下徐忠稽,願追隨上將軍左右,開萬世太平,至死不悔!” 李不凡看著跪在地上的徐忠稽,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從這幾日的接觸來看,這徐忠稽確實是有才的,而且是大才,就是性格有點孤傲罷了。 這也正是為什麼李不凡一開始沒有讓徐忠稽坐下的原因,就是為了壓一壓他身上那孤傲的性子,使其誠心誠意地歸附自己,而不是心懷他意。 李不凡趕忙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徐忠稽跟前,急忙扶起了他,說道:“有忠稽相助,何愁不能開萬世太平。” 徐忠稽被扶起,連忙說道:“慚愧慚愧,雖吾自認有一身經國濟世之才,但自認這天下沒有吾值得輔佐之君,因此才浪跡天涯,荒廢了這大好年華。” “不似上將軍,起於微末,志存高遠,孜孜不倦,實乃忠稽學習之楷模啊!” “我們之間,就不要相互吹捧了,眼下,卻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忠稽參謀參謀。” “哦,不是何事?” “就是那新收回來的七座城池,郡守府想透過舉薦瓜分權力,我們該當如何?”李不凡問道。 “這七座新收回來的城池,相信不僅郡守府盯著,朝廷許多王公大臣也在盯著。” “雖說現在剛從吐蕃手裡奪了回來,沒有什麼油水,還時刻面臨著再次被吐蕃攻破的危險。” “但也難免有人想往這裡摻沙子,就算是陛下,可能也會派親信前來。” “到時,幾方勢力爭奪之下,可能真正能掌控在我們手裡的城池就沒有幾座了。” 徐忠稽沉思一下說道。 “形勢是這麼個形勢,那我們該當如何?”李不凡問道。 不知不覺中,李不凡竟然把徐忠稽當做了自己人,而徐忠稽也設身處地地以“我們”的角度開始考慮問題了。 “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出擊。既然那麼多人盯著,一個人吃不下,那倒不如拿出一部分城池來做交換,把真正能控制的城池掌握在手中,徐徐而圖之。”徐忠稽建議道。 “可有良策?” “上將軍竟然有開萬世太平之雄心,就應懂得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基礎牢固,樓才能建的更高。” “而當下,上將軍身邊,除了衝鋒陷陣的猛將,卻鮮少有能統十萬軍之良將,更是缺乏主政一方之良臣。” “上將軍雖可事事躬親,但長此以往,必是有害而無利也。因此,在下以為,上將軍可藉此機會,廣納賢才,文治武功,方為上上之策也。” “廣納賢才,甚好甚好,可一時半會之間,又如何才能招納到這麼多賢才?” “武人好鬥,文人好名,上將軍只需於廣德城中設下文武擂臺,打出響亮一點的口號,再設下重獎,相信各路有志之士,都會蜂擁而至,到時能不能留下,就看上將軍的能耐了。” “這隻能吸引到一些愛慕虛榮又有一些能耐之人的參與吧,但一些真正有大才者,恐怕不會輕易露面?”李不凡一臉疑惑地道。 “這又有何難,既然是打擂臺,那就看上將軍要如何操作了,比如武比,是個人賽還是團體賽,還不是上將軍說了算。” “個人賽突出技戰水平,團體賽講究團結、陣法佇列,需要一個令人服眾的領導者,方有可能取勝,這樣一來,誰會排兵佈陣,誰有領導之能,一看便知。” “至於文試,則更簡單了,文人好詩詞歌賦、吟詩作對,就看上將軍要如何擇才了。”徐忠稽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