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大明驛政司,大明開著戰艦做生意,期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陛下,現在是蒯鋼的族弟蒯山在管理,如今倉庫積壓已經有近四十萬石。”馮保聽到皇帝提起了他說過的話題有些開心。 “告訴蒯山,繼續加大生產,將水泥倉庫抬高地基擴大十倍,產量不能少反而需要增加。” “諾!”馮保有些不明所以。 “另外把譚綸叫來暖閣,讓他帶著所有驛站的資料。” “諾” 朱翊鈞準備對驛站下手了,馬上就冬天了,冬天百姓絕大多數都是縮在家裡不出去。 這時候是最好招工的,想要整改全國驛站必須同時動用百萬百姓,銀兩也不會少,朱翊鈞自己估計怕不會少於三四百萬兩。 這筆錢只能他自己掏,畢竟戶部去年那點錢早就被用的七七八八了,而商行這邊的錢都是生產用的。 雖然朱翊鈞自己貪汙了好多......但是戶部自己是不敢亂動的,想想後世的快遞,那賊掙錢啊! 作為立志想要成為全球首富的朱翊鈞怎麼會放棄這塊肥肉, 如今的驛站功能太單一了,僅僅只是為朝廷提供服務這樣下去哪裡能夠養得起。 必須將他們的功能給多樣化,服務的物件變成全國百姓,使得驛站能夠自力更生,甚至反哺朝廷。 當然不是每一個驛站都像雞鳴驛那樣,許多隻是一個簡單的小莊園或者直接就是客棧的形式。 朱翊鈞正在構思驛站的時候,譚綸帶著幾個小吏來了。 “陛下,不知讓老臣復返可是有事情安排?” “譚愛卿,確實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們去辦,現在全國的驛站有多少個?” “回陛下,大概有一千個左右。” “你們過來給朕在地圖上用硃砂標記一下位置。” 朱翊鈞對著後面的幾個小吏開口,而後轉頭對著譚綸道:“譚愛卿,如今全國驛站每年需要支出多少銀兩?” “大約一百萬兩。” “那愛卿也沒有想過讓驛站對外開放呢?或者說是增加一些功能。 比如替百姓送信,押送商品,為過路客商提供食宿!” “陛下不可!驛站乃是傳遞國家訊息的地方,若是人員太過繁雜恐怕訊息有失。”譚綸心下一急開口。 “呵呵,譚愛卿不要那麼著急,聽朕說。 我大明的驛站遍佈了全國各個州府,可以說已經有了完好的架構。只要好好經營一下以後說不得會是一個大進項。 你想想,全國每年有多少信件來往?有多少貨物運送?除了那些江湖鏢局沒人專門幹這些事。 如今由國家出面將民間的生意也接手過來那不是更快更安全?而且這賺的錢朕可以保證絕對是海了去了。 至於你說的安全問題,這不是更簡單嗎?將驛站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就行,民驛和官驛。 前院專門接收轉運民間物資,後院只允許朝廷訊息和物資進入。只要計劃好安保,不會有什麼大事的。” “可陛下,老臣去哪找這麼多的人手押運啊?”譚綸被皇帝說的有些意動了。 “哎呀,你真是的。民間那些信譽好的鏢局可以招攬!退伍回去的老兵可以招攬,甚至送信的最後一程可以用城裡的小孩子。 這樣民間和官府都掙錢了,你兵部每年可以省下足足百萬兩白銀,拿去做點其他的不好嗎?” “可是如此一來就必須要重新修建擴張驛站規模了,雖然冬天比較容易招收民夫,但是臣沒錢啊! 據臣所知戶部也快沒錢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朱翊鈞等的就是這個,嘿嘿一笑:“你們沒有,朕有啊! 朕個人出資四百萬兩作為全國驛站重修擴建的資金,你們兵部負責運營。 以後每年的收益內帑佔一半,兵部留兩成其餘上繳國庫,愛卿你看如何?” 譚綸一聽眼珠子瞪的老大:“陛下說的是真的?可是若是驛站賺不到錢陛下可就虧了!” 在譚綸的印象裡,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一個驛站賺錢的。 來往官員的吃住按理說必須給錢的可基本上從來都是白吃白住,每年靠著朝堂補貼勉強存活。 “朕說的話何時不算?怎樣?”朱翊鈞依舊是笑眯眯的。 今日這事若是換做王國光估計是沒戲的,那人算賬的能力可不是一般的牛逼,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個大買賣。 可是譚綸的話就有些欠缺了,領兵打仗運籌帷幄他挺在行的,經商頭腦就不好說了。 “好,此事臣應下了,只是不知陛下想要將驛站修建成什麼樣的? 還有來往信件貨物收發可是很麻煩的事,要是送錯地方那可就虧大了。 還有收費的問題也很麻煩!” “這個也簡單,你去找董其昌讓他給你設計兩京十三省的獨有圖案。 信件的統一設計成巴掌大小,圖案下方是收發人的具體地址和名字,這東西朕叫它驛票。 按照距離設定好全國統一的價格,寄信的人按照距離買一枚驛票由驛站幫忙填寫好資訊貼好。 而貨物的驛票設計成四個手掌大小,打包好的貨物必須有清單,按照重量計算,同樣是貼在貨物上面。 這樣分類的時候即便是不識字的人也可以按照圖案將目的地一樣的信件和貨物放到一起。 住宿吃飯就不必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