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章 樓蘭大雪,大明開著戰艦做生意,期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理說樓蘭雖然往年也會下雪,但是下得這麼大的還是非常少的,特別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也開始鋪上一層厚厚的雪花,這讓本地的那些少數民族嚇了一跳,以為是天神懲罰。 這不怪他們大驚小怪,樓蘭省府尹乘坐著飛艇在大沙漠上方巡查的時候也是被嚇了一跳。 好在這邊省學的山長知識儲備著實不錯,他向著樓蘭府尹 阿黑把矢 解釋道“大人無需大驚小怪,沙漠空氣中的水分很少,但不是沒有水分,所以沙漠也會下雨。 下雪跟下雨的區別,取決於高空的溫度,如果高空的溫度足夠低,是能形成降雪的。” “孫山長,您這話可否有依據?山長莫要誤會,學生的意思是,可否有通俗的依據或者能引經據典,學生好下發安民令。 這邊的少數民族其實還是比較傳統的,對於新知識的接受要慢一些” 阿黑把矢是維族的人,前面就說過,維族這時候的信仰還是道佛,伊斯蘭教僅限於一些回回。 如今阿黑把矢自己也成為了一名武當子弟,前往武當山五龍宮接受過教育。 他本人對於這些東西倒是接受的比較快! “哈哈,無妨,府尹大人但可註明,凡有疑義可於各地府學夫子問詢,氣候學問咱們的很多夫子都在京城教過。 咱們省裡的藏書閣中就有幾本講述氣候變化、風雨雷電形成原因的書,百姓若是有興趣可以過來看看,都是欽天監陰陽家的大人們組織編撰的。” 這位裹著厚厚大棉衣的老人就是樓蘭省學府的山長張榮,這可是個民間大家,名家的一個子弟,學識淵博無比。 不僅如此,他還懂很多大明如今的新科學,簡單的物理原理、化學原理、生物原理他是知道的! 所以整個省府的百姓和官員都很尊敬這個老人,去年樓蘭全體百姓捐款五百萬元,從朝廷採購了一架超級大的觀星鏡,可以直接看到月亮。 這讓整個樓蘭的百姓在農閒時刻總是願意騎著馬或者駱駝過來省城,花費5塊錢看一看月亮到底長什麼樣! 有人會說科技是宗教的終結者,可實際上,科技和信仰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就相信月亮上有嫦娥,我就相信天上有凌霄寶殿,即便現在看不到了那又能說明什麼? 科技改變的是生活和對於生活的態度,在精神層次上,絕大部分人是不會捨棄的,除非是一心搞研究的那些科技工作者。 但是即便是這些人在沒弄明白世界起源之前,依然不會否定神靈的存在! 想想朱翊鈞當初開放皇城觀星鏡和顯微鏡,無數的學派大家和名望極高的聖僧活佛都來看過,看過之後說什麼了麼? 除了一句“啊,原來是這樣啊!”就什麼都沒有了! 十月份的樓蘭所有糧食都已經收進去了,百姓們匆匆將土豆種子塞在地裡就一個個回家給房屋進行加固。 他們這邊的房屋建造的還是有些簡單的,只是單層的青磚建起來的,房頂也多以平房為主,這種平房方便晾曬,但是也容易積雪。 保暖豈是也就一般,比之前的土牆好不了多少,不過今年的冬天太冷,燃料是重中之重,好在火車從草原上送來了好幾千車皮的蜂窩煤。 因為這邊的樹木嚴禁隨意砍伐,不得已緊急砍一棵,必須要去補種十棵照顧到一米高,否則罰款重不說,還得去沙漠深處種三個月的楊樹! 這個時期的塔里木盆地並不像後世那麼幹燥,而且這邊只是地表沒水,地下水還是很豐富的。 所以過來這邊種樹的囚犯們全都有一手打井的技巧,特別是羅布泊周邊,羅布泊這時候的含鹽量其實並不高,牲畜飲水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海洋大學的教授們不遠幾萬裡從大海中帶來了海中的水草以及雲南的王蓮以及各種各樣的蘆葦進行試種植,意在遮蔽水面減少蒸發。 這是全國性的湖海工程,特別是草原上新開的那些人工湖泊和河流,都不算大,但是巨深! 那可是拿著炸藥一點一點炸出來的,最深的一個足足六七百米,但是地表只有方圓兩三百米的樣子。 河流更是奇葩,地表只有兩三米寬,下面足足十幾米深,這些縱橫的水系是沙漠和草原綠化的關鍵。 而未來的廣陵湖水說不定會透過這種溝壑或者金屬管道流到這邊。 潘季訓這個人很瘋狂,這種百年甚至幾百年工程他已經提出了好多個了,關鍵是人家說的頭頭是道你還不好拒絕他。 就好像這人用飛艇將南海里的魚蝦給弄到樓蘭所有鹹水湖養殖,從北海捕撈大量的冷水魚拿到青藏養殖,花費倒是不多,就是挺折騰人的! 但是也是因為他的折騰,將近4萬平方公里的毛烏素,如今全部種滿了灌木和蒿草,甚至還有一些榆樹、果樹也種了進去。 打了足足三千口井,開了四條河,工程量巨大!死了至少八千奴隸,三千多死囚。 而如今的樓蘭也正在一步步的變綠,全都是從各縣周邊開始的,農部的育苗基地每年都會培育出幾十萬棵苗子。 老百姓有時間了就會拿一棵去種種,當然絕大部分還是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