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火神重機槍,大明開著戰艦做生意,期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翊鈞安排了許久,每一個部門都有涉獵。 輔政局的那些藩王們如今一個個乖得不得了,每天不管願意不願意都要看一些無關緊要的奏書,並且給出合理的批覆。 剛開始沒有了各自的左右長史幫忙,這些人可謂是做的一塌糊塗,寫上去的批覆還不如一個普通的翰林學士。 不過經過幾個月的磨鍊,多少也有進步,不像是剛開始的時候,地方縣府修建大型肥料製備池要錢,他們直接撥下一百萬那種。 後面幾個月,多少算是有一些冬天的感覺了,但是和前面幾年相比還是差多了,北京雪都沒下,只不過天氣陰沉沉的。 朱翊鈞在湖邊釣魚,如今他的技術上漲了不少,總不會空軍就是了。 王喜姐和塔吉古麗喜滋滋的在一旁逗著朱常洛,這種生活悠哉的很。 1581年三月,陰陽家鄒宏毅給朱翊鈞上了一道很有意思的摺子,他想讓皇帝將干支紀年法和年號紀年法共同施行。 方便學子學習歷史,並且希望朱翊鈞能給華夏一個正統的國家名號,而不是一直使用王朝國號。 這可是大事,朱翊鈞和大臣們商議過很多次,不過一直都無法統一思想,特別是在國號的爭辯上,文臣武將還有那些教授各執一詞。 有支援叫華夏的、有支援叫赤縣神州的、有中華的、九州的、諸夏的,包括中國都有人提及。 所有大臣都在引經據典,據理力爭,哪怕是文采不如文官的那些將軍們也是連夜背書。 朱翊鈞倒是也想叫中國,可是反駁意見說是沒有傳承特色,而後他心裡又有了一些想法。 大明是帝國封建主義國家,這種制度隨著國力的強盛可能會延續很多年,到了後世頂多也就是把封建兩個字去掉。 畢竟沒有不好的制度,只有不好的統治者,所以朱翊鈞覺得叫做‘中華大明帝國’非常不錯。 簡稱也是中國、中華、大明都有了!不過此事他還沒有和大臣們說,讓他們先爭一爭,說不定會有更好的呢。 至於中華歷朱翊鈞倒是直接批准了,這東西可是以後制定國際秩序的根本。 按照干支紀年法,1581年就是華夏曆4278年,年號紀年自然就是萬曆8年。 所以大明的印刷工廠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印製出大量的掛曆開始出售,掛曆的左上方是中國4278年,右上方是萬曆八年。 下面則是和後世掛曆差不多的樣式,寫了每一天的吉凶,隨著白糖的加工,甘蔗渣多到用不完,全部拿去製作糙紙了。 用這糙紙製作的掛曆只需要二十文一本,非常便宜,對於百姓的農耕是個不錯的指導。 當然,新型的巨型掛鐘上面也開始新增兩種年號,不過這東西需要人為的改變數字,每一年讓人去動一下。 這種大型的掛鐘都是放在各地縣府的中央廣場的,專門設定一個鐘樓讓百姓看時間。 如今的大明,別的不說,各個縣城建設的那是極為大氣。 城牆尚且不說,裡面的街道至少也是五十米寬的,不為別的就是以後車輛定然會走入百姓家,提前做好準備罷了。 每一個縣城的一環至少都能容納二十萬人,除此之外還有城中心官府周邊的巨大廣場、城外巨大的校場,有的縣府還有自己的動物園。 隨著縣城建造的結束,百姓的房屋建造便提上日程,這些東西倒是不用朝廷操心。 為縣城搬遷的百姓給予水泥補助,為縣城重修的百姓提供小額貸款,所有百姓每家每戶至少都能住上青磚大瓦房。 有了蒸汽機和柴油機的幫助,現在的青磚已經是白菜價,許多百姓家都能負擔,左右也就是緊三五年而已,算不得什麼大事。 朱翊鈞為了百姓能夠積極貸款,更是制定了宅基地永久歸屬於百姓的決定,所以各地的房屋那是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豪華! 畢竟朝廷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大規模的建房活動帶動了一整條利益鏈,從砌牆、裝修、木料、磚瓦、水泥、傢俱等等的銷量也是暴增,讓這一條線上的人賺了個盆滿缽滿。 不過朱翊鈞卻是知道,這些錢其實大部分還是回到國家這邊,畢竟有規模的生產作業都是皇家商行在背後控制。 三月十五號,朱翊鈞正在兢兢業業的批覆奏書,馮保帶著趙士禎進來了。 “陛下,新型的子彈成了!並且臣根據陛下的機槍理念造出了一個樣品,希望陛下能夠駕臨測試!” 趙士禎眼中充滿了渴望,畢竟慄鋼被封伯對他的刺激太大了,這一次的研發可是他耗費了不少的心血才弄出來的。 除此之外,他還造出了一種連發的虎尊炮,威力不凡。 “喔?這麼快?”朱翊鈞眼中的欣喜一閃而逝。 “子彈的研發算是水到渠成,潛虛子教授給了臣大量的硝化棉用作研究,至於機槍的研發其實臣很久之前就在實驗了。 不過之前使用的是全手動的激發,而且效果不是很好,臣請教了神行伯之後,他給臣建議利用爆炸的後坐力和壓縮氣體進行自動退殼和上膛。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