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2章 大移民,大明開著戰艦做生意,期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華夏4294萬曆二十三年二月二,原本應該是熱鬧的非凡的日子,不過大明的百姓卻是有些提不起精神。 應該說是中原地區的人提不起精神,中原被分成了中州、徐州、益州三個州。 九成的百姓都居住在這邊,可是如今國家開始進行強制移民,並且不允許之前移民的百姓再移走。 雖然朝廷已經預熱了很長時間,可是真正實行起來的時候依舊是四處哀嚎! 不為別的,朝廷退伍回去那些老兵正在執行最後一個軍事任務,將所有百姓家中超過三年的墓直接挖出來燒成灰裝罐,有墓碑的和墓碑封在一起,沒有的就用木板寫一個。 這樣方便他們移民的時候帶著走,大明所有的巨型水泥艦已經在海岸線等著運送移民! 當然了,挖人家祖墳要賠錢的。 這些水泥艦出了一次遠海回來就報廢了,如今這是第三個批次的水泥艦,數量增加到了兩千多艘。 不管怎麼樣三億人分到十一個州,按理說每個地方都需要有三千萬,但實際上朝廷不管怎麼做,最終只能讓中原三州同意分出五千萬百姓移民。 也就是說除了中原,外面的九州每一州只能有五百多萬人! 這些人手中都有朝廷贈送的二手軍用帳篷和二手睡袋,用以保證他們在新地方建城的時候有地方住。 而除了莫臥兒的冀州和兗州,其他地方都有藩王勳貴建立的巨型建材廠,也就是燒磚、燒水泥、瓷磚、瓦片和販賣樑柱的廠。 早在這些地方剛剛打下來,他們就開始準備了,如今各個地方庫存的建材估計都夠再建一個北京城。 這些東西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用,還出口,走的是量,從來就沒有虧錢這一說法! 屬於絕對的壟斷行業,因為自建的小土窯燒製成本很高,做出來的東西自己用還行,但是若是想要賣,那成本根本壓不下來。 就和前世的可樂一樣,很多人都知道配方,但是做出來的東西成本就是比別人高! 帶動移民的也是這些退役回家的老兵們,不管怎麼說,人家的見識遠遠超出本地人。 對於移民補貼朝廷也是很大方,除了三年不納稅之外,還給了這些家庭十年無息貸款! 十年時間再怎麼樣都能清償了,一座民間宅院哪怕是頂格建造,三間五架的一進院子建造下來價格也不會超過八萬元。 朱翊鈞並沒有打破這種制度的意思,但是卻是允許民間搞一個大院子,面積搞的大一點也沒什麼! 至於民間那些員外的房屋就更大了,絕大部分都是三進院,因為員外郎這個官職純屬就是一個用錢捐出來的閒散官,但若是細細看的話,那特麼也是個從五品的官。 這樣的規制可以看做是後世的城建規劃,若是允許百姓隨意建房,那各種貧民區一樣的破房子將會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 這些移民的百姓可不是說整個縣城或者府城的人一起走,而是每個省府縣挑出幾個坊的百姓集體移民。 這邊的房屋、傢俱、甚至是家禽牲畜以及城外的應急物資都可以出售給皇家商行,自家人帶著細軟衣服被子坐船過去就行。 早在朝廷決議建立州府的時候,皇家商行、驛政司、醫館、學府、皇家酒店、以及先期大明建築局城建建設隊伍就已經到那邊了開工。 府衙都建好了,如今正在建立城池,這些人過去也不至於住在荒郊野外。 四月七日,一百五十二艘巨型水泥船緩緩開離潮州府,接近五百萬百姓擠在上面,也不能說是擠,這麼大的船其實住進去之後比先前移民歐洲人寬敞多了。 但基本上的制式和那邊是一樣的,還是一家一個集裝箱。 隨後的幾個月,一個個批次的船隊冒著黑煙在海上緩慢的行駛,至於前往涼州、冰州、雪州、極州、幷州的百姓則是乘坐著火車,感官上要比坐船舒服一點。 這麼大的行動民間不可能不出現騷亂,不過總體大局而言還算是穩定,一些小問題都能用錢解決,解決不了就加點。 實在不行抓起來教育一段時間。 因為這些移民的事,整個大明所有官員忙到冒煙,朱翊鈞自己每天都需要批覆一大摞奏書,忙得他都瘦了。 而且新兵入伍之後由於到處都是大旱,朱翊鈞將他們留在了雲中進行集訓,並沒有急著召回來。 四月底的時候,當初那些中標的商人們終於將長城地基清理完成,朝廷採用分包制度,那些承包商轉手又將一個個段分成小工程再次承包下去。 承包商負責為各個工程段採購磚石和水泥並且進行質量監管,這可是國家級工程,出一點瑕疵都有可能招來滅門之禍,誰也不敢瞎搞。 而藩王勳貴們也已經給那邊提供了十幾億塊巨大的長城磚,這些磚塊全都是在黃土高原燒製之後用火車運到邊境的。 如今整個陝西上千萬百姓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在日夜趕工製造磚坯放在地窖中陰乾,全國絕大多數的磚塊瓦片都是出自這邊,在隔壁那海量優質煤炭的加持下,每天都有成百上千萬塊成品從這裡運走。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