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9章 第一屆學術大會1,大明開著戰艦做生意,期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二月初,京城再次變得熱鬧非凡,超過四百萬人進入京城參加學術交流大會。 北六環一望無際的廣場上熱鬧非凡,來自天南海北的學子學者齊聚這邊,秋收大典已經在前一天結束,很多人第一次見識到了世界第一的超級大市場,頓時驚歎的下巴都掉下來了。 而來自聯合國際組織成員國的很多國家也都派出自家的學者前來,說來也是趕巧,本來這些人算是世界上第一批留學生。 不過恰好在半路上聽說了此次大會便積極的參與進來了! 這些人前來大明學習先進的農業、醫學、畜牧、算學、天文、地理等各種民生相關的知識,而這些人的學費可不便宜。 每人每年需要百萬之巨,但是這些人學成之後有幾人願意回去就不好說了,畢竟即便在前世那種環境下,留學生都不算是一個褒義詞。 而且大明的科技封鎖非常嚴格,這些人若是學習文化歷史,林木種植,牛羊飼養還有醫學之類的倒是沒什麼問題。 畢竟他們學完之後也很可能進入大明在海外的農田莊園任職,至於那些物理化學鍛造冶煉,是不可能讓你學的,除非你在這方面有著超絕的天賦,並且有人擔保。 在結業之後若是確實能力出眾,便會允許全家移民過來成為華夏百姓。 這種政策和前世的華夏差不多,不隨意接收移民,但是有能力的人不在此列。 至於可能性根本不用想,前世的西方國家有多少留學生留在國外數之不盡,那些很多都是能力不錯的,否則也不會被國家選中出去留學。 至於後來的留學生不值錢,主要就是鍍金的太多,啥也不是還洋洋自得。 今天的會場,西方諸國的留學生大概有一萬左右,餘下的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百姓。 君不見,一群藍眼睛高鼻樑的精絕人穿著漢服和穿著民族服裝的雲南人為了一個理論爭的口水飛濺,身強體壯的蒙古青壯和俄羅斯族更是因為一些政見快要打起來了。 朱翊鈞一行人坐在城門樓上看著下面熙熙攘攘的會場滿臉的自豪,很多大臣也是與有榮焉。 “陛下,此乃文化盛世!臣恭賀陛下!”葉向高開口道“臣等從未想象過世間萬族還能如此發展!” 其餘大臣也是紛紛點,說實話,在他們看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誰曾想這才十幾年的教化,這些外族竟然湧現出了不少驚才絕豔的人,這讓他們驚訝不已。 “普京,你作為俄族第一個入仕的學子,有什麼看法!”朱翊鈞轉頭看著身邊這個高鼻樑藍眼睛的高大漢子問道。 普京滿臉的紅潤,身上的七品官府都是加大號的“陛下,其實天下的百姓都一樣,求得都是安穩。 臣對陛下當年圍城的政策欽佩不已,正是這個政策讓得天下萬族隔閡漸消,所有人都以自己身為大明子民為榮。 各種文化相互碰撞之下再加上朝廷的引導和官學的建立,使得所有人追求真理的動力大增,臣這一族生活在遼東很多年了。 如今能夠得到朝廷認可,臣族中上下無不對陛下及朝廷感恩萬分,自然希望積極的參與大明建設。 現在陛下看到的還只是其中優秀的一部分,在幽州屬地臣這一族有民兩萬三千餘人,如今識字者有六百餘人,童生四十七個,秀才六個,舉人兩個。 進士如今唯有臣一人,還是農業科進士,但是這也是滔天榮耀了!下面這些人未來只需要一成成才對於大明來說都是了不得的。” 朱翊鈞點點頭,這個普京是今年兩千進士之一,其對於北方的林業規劃具有獨特的見解,所以朱翊鈞將其召見過來,準備在今日發言。 這些年大明科舉湧現的少數民族進士不多,林林總總也就兩百多人,秀才也不過四千,要知道這些少數民族加起來可有接近兩千萬人。 下面的人很多,很快大量計程車兵湧入會場開始安置這些學者,今日難得的沒有下雪,不過天氣還是很冷的。 一個個帳篷裡面被安置進去二十人,所有人圍爐而坐手中還拿著今日需要討論的話題。 “哈哈,陛下今日的論題倒是頗為有意思,諸位看第三條,論封建主義、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優劣。” 一個來自陝西的學子吃著烤紅薯笑呵呵的開口道“《政治》一書中說過,封邦建國乃是華夏五千年來的實用政策,社會主義講究天下大同人人平等,倒是與墨家的兼愛非攻不謀而合,可惜太過理想化。 資本主義則是誰有錢誰上位,這種西方政策在我華夏不可取啊!” 另一位來自陝西的學子笑道“子明兄倒是涉及頗廣,說實話,政治一書對於小弟來說實在是有壓力。 光是治國之策就有幾十種,大大小小實在讓小弟難以抉擇,倒是對《萬曆農書》很有興趣,以小弟看,這第六條的高產稻穀推廣這個議題更為有趣。” “哈哈,兩位兄臺,小弟覺得這第四議案的胎養令更加接近生活,貼合當前百姓利益。” “不對,不對,諸位看看這十九州移民計劃......” 大會還沒有開始,下面大大小小的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