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章 軍改1,大明開著戰艦做生意,期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譚綸的問題倒是很簡單,先說護陵的軍隊,南京的孝陵有三萬多人世世代代在守著。 包括北京西北的陵墓群都有五萬人,這些人一代傳一代都是負責守護皇家陵墓的。 哪怕是清朝的時候都還有幾萬人。 正常情況這些人是由宗人府出錢養著,不過現在需要劃歸禮部的陵墓局管理。 “朕的定陵護衛軍朕自己選,朕萬年之後再劃歸陵墓局。 所有軍械全部賣出去,特別是東北那兩條狗,想要多少賣多少。 也可以在民間進行售賣,價格不必太高,當然甲冑若是膽敢流到民間還是以謀反論處。 咱們現在有多少戰馬,多少勞馬?”朱翊鈞看著譚綸問道。 “陛下,可多了,咱們從草原上掠奪過來的就六十多萬,加上自身的,大大小小怕是一百萬匹都有了。” 朱翊鈞刷一下站起身“多少?”他的聲音很尖銳。 這麼多馬,得耗費多少草料銀錢啊? “陛下,光是馬就有七八十萬匹,加上騾子,驢,百萬還只是大數,詳細的沒統計。” 譚綸的話不僅將朱翊鈞給雷到了,就連其他人也一個個目瞪狗呆,這特麼也太多了,怎麼養的? “每年耗費多少?說說吧!”朱翊鈞重新坐下冷靜下來。 “哈,陛下莫急,咱們大明內部確實不是養馬的地方,可是您忘了,草原可是被咱們打下了大半了。 自從北方的移民開始,臣就將所有老馬和小馬送到草原去了。 每家每戶按人頭領養,馬要是老死了肉歸他們,皮上繳。 平時他們可以騎著去勞作,如今大明在編吃皇糧的馬只有十萬匹左右,大部分都是軍中傳令兵用。 還有三萬匹是全國衙門公用馬匹,所以根本沒有浪費什麼,而且這個數量咱們大明不是沒有先例。 咱們大明的《兵志》裡面記載永樂年間在冊戰馬總數就達到一百三十萬匹,加上勞馬,快一百六七十萬了。 臣也是翻看了許多資料才找到合適的安置辦法。” 譚綸說完朱翊鈞長呼一口氣,這百萬匹馬放在哪個朝代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好是好,那特麼一般人養不起啊! 永樂那是開拓一方的存在,自然要多一點,還有唐朝足足養馬八十萬匹,縱觀歷史,雄武之君都會想法的整馬,可是朱翊鈞現在是真不需要那麼多。 “草原的馬以後全部賣了,凡是我大明百姓都可以隨意購買,包括那些府兵和宗門人員。 買來騎著巡邏不是比走路更方便嘛,五城兵馬司一萬三千人,以後一萬改為順天府兵。 剩下的三千為紀檢部獄監局管理,如今我大明的監獄裡面基本上不關人,不是發配就是就地勞役。 這些人你們培訓一下,以後全國的重型犯和死刑犯都必須押解回京。 以後吐魯番打下來了,就讓他們去那邊的沙漠裡種樹。 重型犯刑期滿了可以放回去老家,死刑犯可以選擇秋後斬首,或者去那邊勞役至死。” ……… 接下來眾人對全國府兵的數量進行了規劃,因為都是退下去的老兵,所以很好安排,就和後世的武警以及警察差不多的職權。 一個縣現在少的七八萬人,多的十幾萬人。 每個縣城設立府兵100,全國就是八萬七千六百人;每個府城設立500,全國就是九萬三千五百人;省城設立一千五,全國就是兩萬兩千五。 總共二十萬三千六百人,由地方財政養著那太輕鬆了,全部歸刑部府兵局管理。 雜七雜八的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了,那十二張巨大的紙上面也被寫的滿滿的。 “讓宣傳局明日將這些宣揚天下,鼓勵百姓積極學習,積極科舉。” “諾!” 最後所有的矛頭來到了軍隊駐防的問題。 按理說軍隊安民最好是在百姓周圍,可是現在這些士兵雖然素質有所提升,但想要和後世的比根本不可能。 小赤佬這個稱呼大家應該不陌生,這詞原本就是用來稱呼明軍的。 從這可以知道這時候士兵的個人素質其實實在不咋滴,所以離遠點對大家都好。 “駐軍你是怎麼想的,說來聽聽!”朱翊鈞看著孫海峰想要看看能說出什麼話來。 “陛下,可有地圖?” “走,隨朕去社稷殿。”馮保扶著朱翊鈞慢慢上樓了。 不管是電梯還是扶梯都沒整出來,實在不好控制,柴油機和蒸汽機還吵的要命。 社稷殿裡面整個大明的版圖都被捏出來了,非常壯觀。 外部的國家也按照比例和地圖圈出了大概輪廓,並且標註國家名字。 大臣們倒是很淡定,那些百家的人就激動多了,要是戰國有這東西,全世界都被打下來了。 孫海峰看了一會問道“陛下主攻還是守?” “攻!” “大明有多少現役軍隊?” “加上新軍和新建的炮軍和空軍有十九個軍,三百八十萬。” “原先何等配置?”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