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請人,大明開著戰艦做生意,期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月初一,朱翊鈞結束了巡視回到了京城。 根據兩個老道所說,播州那邊,楊應龍早就被圍的一點出路都沒有了,根本不怕他跳腳。 朱翊鈞派人將徐鴻儒的親筆勸降信帶過去,想必那邊用不了多久就會結束對峙。 回到久違的皇城朱翊鈞也放鬆下來,他先是拜見了兩個太后,而後將自己一路上購買的地方特產送給兩人。 還有那些妹妹們的母妃都有份。 皇帝回朝,整個京城也解除了警戒,京城的防衛由第十軍暫時接替,錢世枕這位猛將也讓朱翊鈞非常滿意。 大明今年的秋天完全沒有收穫的喜悅,全國報上來的糧稅只有區區百十萬銀,可謂是慘不忍睹。 夜晚,朱翊鈞叫來了魏國公徐邦瑞,命他帶著幾個家將過去福建秘密找一找朱允炆的後代。 當年七歲的朱文奎被朱允炆帶著一起跑了,這麼些年過去了,多少應該也會有一個小家族。 而他讓徐邦瑞過去就是看看這些後代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果知道那必須得滅了。 不知道的話就算了,畢竟朱允炆逃出來之後,身邊剩下的人不多了,他的陵墓都是白蓮教幫忙修建的。 而朱允炆也算是還有一點朱家帝王的豪氣,沒有帶著白蓮教反攻,並且拒絕了白蓮教的幫助,帶著那群人在寧德自生自滅了。 至於被他抓回來的幾人他沒有殺,但對外宣稱是殺了。 私底下他們被關在了最神秘的北城一個院子裡,北城沒有百姓居住,但是裡面可一點都不小。 包括文武百官都不知道皇帝留著北城要做什麼,但是進來的幾個人卻是發現,整個北城到處都是正在進行忠君愛國洗腦訓練的小孩子...... 坐在未央宮裡,他的手裡是一份現今還留存的百家人員名單和住址。 縱橫家和墨家不用說,法家李俚一脈居住在廣西欽州如今還有七人;申不害一脈有四人,居住在廣東陽春;李斯一脈和管仲一脈明初起義被老朱斷絕了。 兵家是相對比較繁盛的,孫武一脈還有三十七人,居住在黃海皮島;張良一脈有十四人,居住在大連葫蘆島;韓信、吳起、和魏無忌三脈參與了白蓮教。 名家只剩東方朔一脈,如今居住在越南河內,已經很多年沒有出世了,但是相對的子孫後代人數也多,也六十人。 陰陽家還有鄒家一個支脈存在,李世明打壓了世家壟斷之後,這個支脈逃到了倭國,在一個叫做松江的地方,還有十七人。 農家,只有徐家一個支脈,但是發展的極為興盛,如今他們農家的子弟有九百多人,許多都是種地發家了。 小說家看似沒有傳承,可是絕大部分的史官都是這一派的,而羅貫中和其弟子施耐庵就是這一派的人。 醫家留存下來的家族有很多,主要的就是扁鵲的後代姬家一脈、淳于意一脈、華佗一脈、張仲景一脈、葛洪一脈、孫思邈一脈。 不過由於後代有些不爭氣,很多精妙的醫術沒有得到發揚,不過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卻是傳承了幾家的不少精髓。 這些家族如今都在各自的祖地開設一些醫館維持生活,而李時珍十三歲中秀才,二十四歲突然轉學醫學這其中應該有很多故事。 這些人家琳琳總總加起來連千人都沒有,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千年書香世家。 朱翊鈞叫來了徐階,這個老頭能力很是不錯,年齡身份也夠,由他出面去邀請這些家族出山,誠意是絕對足夠的。 “徐閣老,最近身體怎麼樣?”看著徐階很是老邁的身體,朱翊鈞擔心他在飛艇上就那麼過去了。 “哈哈哈,陛下莫要小瞧老夫,前幾年卻是一日不如一日,不過自從喝了陛下給的養生茶,臣的氣血又活泛。 我還想看著大明雄踞天下呢,十年之內是死不了的,陛下無需掛懷!”徐階倒是很樂觀,不過朱翊鈞多少還是有些擔心的。 “大伴,讓你們培養的鱘魚如今有多少了?” “爺,長江裡的鱘魚非常難捕捉,最近兩年我們在密雲水庫投進去了五百尾,各地較為清澈的湖裡也養殖有兩千尾左右!” “嗯,你們看著挑一些較大的,挑出裡面的魚筋給幾位年紀較大的老臣送去,這東西補得很,宮裡除了太后那邊,朕這裡就暫時不吃了。 天天吃,朕怕補出高血壓來!”朱翊鈞撇撇嘴說道。 這鱘魚筋本名龍筋,可是這個名字大不敬,所以都叫魚筋。 “臣,叩謝陛下恩賞!”徐階高興的下跪謝恩,這種稀有的東西他不是沒吃過,但也只是一次而已,如今皇帝賞賜哪有不要的道理。 “飛艇廠又造出了三十臺飛艇,你乘坐飛艇去將紙上的這些人接回京城,告訴他們,朕會給他們單獨設立一個學院用來收取弟子,宣揚思想,朝中你的年紀最大,又是大儒。 這事還得你出馬跑一趟!”徐階看著上面這些人的來歷也是面色大變。 “陛下,這是真的?”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