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2章 四目相對!,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深夜。 京都驛站。 一盞好大的油燈懸吊在屋樑下,加之燭火映照,因此把這間屋子照得好亮。 楚寧和公孫伯馬落坐在茶几兩側,各自悠閒的喝著茶水。 來京都已有三日。 而這三日裡,有不計其數的朝廷官員想要來拜訪長慶侯,卻都被楚寧委婉的拒絕了。 現在朝廷要對北狄開戰,朝中分立兩派。 以康王為首的主戰派,堅決表示要對北狄用兵。 而以余天正為首的議和派,則堅持贊成透過外交談判,和議解決。 楚寧乃是目前大唐唯一一位,最有實力能與康王爭奪主帥的人選,因而他的到來,無疑為戰事注入一劑強心針。 面對這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戰事,楚寧當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大人,咱們來京都已有三日,這些日子你閉門不見客,可明日朝會上,必然要做出選擇了。” 楚寧聞言,先是端起熱氣騰騰的茶盞淺淺飲了一口茶水,然後看向公孫伯馬說道: “透過這些日子,馬三送來的情報分析,康王私下活動,朝中大半的朝臣都會支援康王北伐,這件事我們都已經議論了多次,可現在我最為頭疼的就是,康王離京北伐後,我們該要如何脫身的事。” 說完,整個人又緊皺起了眉頭。 左相余天正雖然力主議和,可根據楚寧得到的情報分析,這一次朝廷主戰是必然的結局。 而對楚寧來說,北伐主帥的人選康王必然勢在必得,楚寧當然也要避其風頭。 “此事確實棘手。” 公孫伯馬聞言,深思片刻,然後說道: “康王一旦離京,朝中勢力必然失衡,若我所料不錯,康王必然會在出徵前,對朝中人員做出大的調整改變。否則,大軍一旦北上,軍需糧草將是康王最大的制約。” 楚寧點頭贊同道:“不錯,左相既然一心反對康王北伐,必然會成為康王最大的阻礙。” 公孫伯馬脫口道:“所以余天正的左相之位也該挪動挪動了!” 楚寧頷首,他當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前方打仗,最怕的就是後方軍需不穩。 若是由康王領軍北伐,後方必然也用自己最得心應手的人。 而余天正作為百官之首,自然將會是康王最大的阻礙。 看來朝中必然又有一番腥風血雨。 公孫伯馬似乎看出了楚寧的憂慮,他擱下茶盞,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楚寧說: “大人,我倒是有一個脫身的法子!” “公孫先生請說就是。” 公孫伯馬道:“朝廷要對北狄用兵,必然需要大量的銀子,雖然這幾年朝廷的國庫已經充實不少,可對打仗來說,錢糧自然是多多益善。” 說著,他話鋒一轉: “大人不妨明日朝會上提出,願意南下南疆巡鹽收繳商稅,為開戰籌備銀兩。” 楚寧僅僅微微沉吟,便覺得這是一個絕妙的好主意。 近來得到的情報,朝廷已經派出了天使前往南疆收繳稅銀,可得到的訊息,天使竟被南疆豪族士紳們給打死了。 朝廷派出的天使,那便是代表著皇帝的權威,可居然被豪族士紳們打死。 由此可見,南疆的豪族士紳們全然不把皇帝放在眼裡,這是有多麼的猖狂。 康王聞言後,雷霆大怒,當即請旨,必須好好整頓一番。 如果這時楚寧提出南下巡鹽,收繳稅銀,順勢整頓南疆豪族士紳也將是一件大事。 這樣一來,既可以避開與康王爭奪主帥之位。 又能為朝廷籌備戰資,同時還能整頓南疆豪族士紳立足威信,真是一舉三得。 楚甯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妙不可言,於是對公孫伯馬說道: “公孫先生,你的這個主意真是讓我茅塞頓開,明日朝會上,我便提出這個建議。” 公孫伯馬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大人可還記得,在下曾在青山縣時曾所說的九字真言?” 楚寧想也不想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對!就是這九個字!” 公孫伯馬道:“如今這‘高築牆’我們已經做到了,接下來就是‘廣積糧’,我們應該趁此機會南下巡鹽,收繳鹽稅,既為朝廷也為大人自己。” 楚寧淡然一笑,哪裡還不明白這話裡的意思。 朝廷派出的天使本就是肥差,更何況是南下巡鹽,這將是肥差中的肥差。 一般人只要簡單撈一筆,就完全足夠下輩子吃喝。 而現在公孫伯馬跟楚寧這樣一番提示,那意思就很明顯了。 趁著收繳商稅的機會,好好弄他一筆銀子。 …… 次日一早。 天未見亮,楚寧便早早起了,然後入宮上朝。 過了五年不用早起打卡的生活,這突然搞一下,還真是有點不習慣。 現在這個時辰,也就早上五點的樣子。 也虧得現在氣候還算暖和,要是大冬天,這樣的早朝可非得凍死人。 可即便如此,做官的也總是擠破了腦袋也要入京做京官。 畢竟這京官和地方官全然是兩個概念。 可今天楚寧發現有些不一樣,官員人數明顯多了,好些地方官也入了京,當然也必須是四品以上,顯然可見這次大朝會的重要性。 當楚寧趕到太極殿前廣場時,剛好有太監唱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