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先下手為強,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同於別處王公大臣府邸的奢華,國舅府的風格更加精緻典雅。 雖然瞧著並無奢華之物,可一旦踏入這裡,便會有股撲面而來的貴氣。 此時,韓世榮卻是有些煩躁不安。 原來,早在一個時辰前,當府裡所有的人都已經睡下了,只有韓世榮,還在書房獨自看書。 這時,有人敲門,管家開了門,黑暗中有人奉上一札書信,瞬間,那人又折回了衚衕,沒在了黑夜中。 管家拿著書信,幾步跑入韓世榮書房,將書信遞給國舅老爺。 韓世榮用竹籤挑開書信,發現信紙上是空白的。他舉起信紙,對著蠟燭一照,原來是一封蠟印密信。 透著燭光,韓世榮嘴裡喃喃道:“余天正近來與左相來往密切,皇帝或許聽信左相計策,賜封康王為靠山王,意欲聯絡康王打壓外戚一族。” 韓世榮看了,倒吸一口涼氣,他點著了密信,倒坐在椅子上,半晌不動。 朝堂之上,眾人皆知,如今左相秦雲已是病入膏肓,岌岌可危。一旦秦雲撒手西去,左相之位便是在自己和余天正之間擇其一。 而余天正身為右相,兼太子少師,又是左相秦雲的學生,如今朝堂清流一派,無論從何方面看,都似乎比韓世榮這位商賈出身,背靠太后的國舅更勝一籌。 倘若,余天正真接替了左相之位,那自然便是要力推革制,到那時,自己才真是再無翻身之日。 顯然,年輕的小皇帝再也不甘心受人擺佈了。 否則,他怎麼會在削藩之際,提出要讓康王入京呢? 而且還要在康王入京之日,令所有在京五品以上官員及皇親貴胄,務必都去午門迎候,勿使有缺。 雖然說這是李家的家務事,可韓世榮心中明白,如果康王一旦和小皇帝聯起手來,朝局的走向便無法掌控,他又怎麼會是康王的對手呢? 韓世榮依然坐在書房那張黃花梨木椅上,臉色黯然,不經覺間,似有冷汗溢位。他已坐了許久,也想了許久。他的身前那張三尺見方的案桌上還擺著下了一半的棋盤。 良久,韓世榮又拿起另一封摘抄來的密摺展開來看:“在朝外戚縱恣不法,如果不加以懲治,將來恐成尾大不掉之勢。” 這是御史李昌發上疏皇帝的密摺。 密摺上雖然沒有明確指名道姓,但韓世榮的心裡清楚,御史李昌發曾對皇帝說過國舅府世子爺韓小虎歷來縱恣不法,視律令如同戲言。 而這李昌發一向是支援皇帝的,看來皇帝是要準備出擊了。 “老爺,”此時門外管家輕聲喚道:“黃典軍求見!” “請他進來吧!”屋內韓世榮應了一聲。 管家當即會意,領著黃大貝進了書房。 入得大堂,韓世容坐在上首位,板著臉看著從門外進來的黃大貝。 來到近前,黃大貝瞥了一下左右,見無他人,這才規規矩矩的行了一禮:“恩師。” 韓世榮道:“好了,這裡早就沒人了。有話儘管說吧。” 黃大貝點點頭剛坐下,韓世榮端起茶盞,遞了過去,黃大貝連忙傾身,雙手接過。 想來,這國舅府黃大貝也是常來,但平日裡都是在大廳,像這樣到韓世榮書房議事,倒還是第一次。不由得,他默默的四下打量起這間書房。 書房當中是一張紫檀木螺鈿雲紋的大案几,案旁一個九龍盤柱鏤空寶相花紋鎏金香爐,正散發著幽遠的異香,案几前立著一架透著韻致的狩獵六扇屏風,其上每一個人和馬皆是鮮活靈現。 黃大貝心道,這已然是無價之作。更別說屏風外面牆上掛的那幾張字畫,竟是吳道子的落款!他不懂字畫,但卻不能不知吳道子。這已然又是絕品。 餘光掃過沿牆四面皆是整打的黃花梨木書架,整整裝飾整個牆面。偌大的書架上卻不見一本書,全然擺上了各色瑪瑙珍珠,珊瑚玉石,包括南洋各式奇珍異寶,琳琅滿目——這些他做夢都沒有見過的千古珍品。 黃大貝知道恩師本就是商賈出身,自幼便讀書不多,卻號稱“天下無必讀之書,處處皆是學問。” 看著眼前的這間書房,韓世榮確實是不足文人氣的。 “你深夜來訪,想必是有何緊要之事吧?”韓世榮茗了一口茶道。 黃大貝點點頭:“恩師,您交託的兩個事有迴音,第一件事關那本牽連康王與慶州各級官員的賬冊,家父死前確實已交託他人之手,只是目前賬冊藏在哪裡,我正派了人在徹查。” 韓世榮略微滿意的笑道:“這件事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是。”黃大貝微微頷首,又道:“第二件事,東腳門巡防確實已經加強,看來皇上是在有意收攏軍權,壯大羽林營了。” 韓世榮聽得眉頭一皺,雖然對此已早有耳聞:“看來皇上真是一心想要裁撤外戚,推行新政了!” “恩師,”黃大貝言辭懇切道,“如今左相已然病入膏肓,岌岌可危。一旦撒手西去,左相之位便是在您和余天正之間擇其一,有太后在,恩師定是要勢在必得啊!”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