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章 購買宅院,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幾天,每天一大早阿布都會親自來接楚寧前往北大營場,待到晚上又親自護送他回府。 就這樣轉眼就到了十二月初九,距離蹴鞠大賽也就不足幾日。 如今朱雀大街刺殺案一事,已在京都傳得沸沸揚揚。 有風言傳聞,說這是因為那日在銅雀樓被王潛訓斥的官兵賈荃伺機報復。 更有甚者,說這是對針對小國舅爺的一次蓄意謀殺,目的是阻擾新政推行。 總之猶如一滴涼水掉進油鍋裡,頓時炸了鍋。 這件事不僅牽扯到了京兆尹賈友德,更是牽扯到了朝中許多勢力。 朝廷震怒,命令刑部、大理寺不但要查出此事真相,還要嚴懲兇手,以儆效尤。 一石激起千層浪,京都茶樓酒肆更是議論紛紛。 然而,就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訊息卻突然傳開了。 京兆尹賈友德竟然親自率人綁縛兒子交到了大理寺,以證清白。 此事一出,京都譁然! 誰也沒有料想到,賈友德竟然如此大義滅親,一下子倒是堵住了那些流言蜚語。 隨著賈荃進了大獄,朱雀大街行刺案也暫時有了個了結。 這天一大早,楚寧迎著冬日的朝陽、正在後院緩緩打著拳。 不多時,便見溫知妍滿臉欣喜的走了進來。 “大人,這兩日我已經把城內合適的院子都逛了一遍。其中有兩處較為適宜,一處在城北,位置稍遠,可價格很低,只需一千八百貫。還有一處在城西,位置清雅,傢俱都是齊全的,不要再置辦,還帶了個大院子,面積足夠咱們居住,只是要價三千貫。” 這不等於就是拎包入住嘛! 楚寧滿意地點點頭:“好,咱們看看去!” 走過了幾條大街,楚寧終於跟著溫知妍來到了城西一座頗為靜雅的宅院外。 這是一座三進三出的院子,院子裡種著一棵石榴樹,還開鑿有假山水池,修築了亭臺樓閣,即便現在是凜冬季節,院中也是修竹蒼翠,青松亭蓋。 而且遠離嘈雜的大街,清淨典雅,十分適合自住。 楚寧一眼就看中了,只是這麼大個院子想必也不便宜,能否買下來就是個問題了。 據溫知妍說,這家宅院的主人因為全家要遷往外地,才決定要賣掉。 而且宅院的主人也是很實在,並沒有喊出什麼高價,而是一口價三千貫。 兩人進了院子,只見院中站立一位年紀約莫六十出頭的老人,頭戴學士帽,身穿藍色交領長袍,整個人顯得有些清瘦,卻是精神矍鑠。 老人身後還站著一名少年,約莫十二三歲,腰間懸掛一枚翠綠玉佩,多了幾分儒雅氣,頗有些士子模樣。 “大人,這位是程老先生和他的孫子。” 一番寒暄後,楚寧知道這位老人名叫程巖,本是一名商賈,如今兒子因為醉酒傷了權貴,本是死罪,後經多方周旋,對方答應花一筆錢了事。 因而,才有了這折價賣院子的事。 只等處理完京都的事,一家人準備遷往慶州府投靠族人。 對於程巖的家事,楚寧不想過多打聽,只是出言安慰道:“程老先生不必痛惜,遠離是非之地,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而且,你這處院子賣給我,我會好好打理的。” 程巖聞聲不置可否點點頭:“說來,還是這位小姐說起公子也是來自慶州府,因而老朽才願意賣與你。” 這倒是楚寧沒有想到的事,連忙問:“程老先生祖籍也是慶州府?” 程巖捋了捋花白的鬍鬚,長吁一聲道:“不瞞公子,老朽祖籍乃是慶州府大通縣程家坡人氏。” “大通縣?不是就緊挨著青山縣嗎?” 楚寧記得當初剿匪謝家嶺時,大通縣來了個叫雷鳴的捕頭搶攻,當初自己還開玩笑說讓他來青山縣跟著自己幹。 程巖眸子中閃著精光:“怎麼?公子知道大通縣?” “當然!”楚寧點頭道,“其實不瞞程老先生,我就是青山縣縣令。” “啊!?您就是楚縣令?老朽見過楚大人。”說著,程巖趕忙拉住孫子一起躬身行禮。 “你知道我?” “呵呵!老朽早已聽家鄉族人提及,青山縣來了個好縣令,一舉剿滅多年匪患,造福鄉里,如今楚大人早已是名聲在外啊!” 楚寧謙謙一笑,最後付了定金,約定了成交日。 眼下他可拿不出三千貫來,這還得等著馬三從青山縣回來再說。 算算日子,估計也就這兩天了。 可誰知,程巖竟十分坦誠,將宅院的地契房契都一併交給了楚寧,不禁笑著開口道:“這處宅院賣給你,老朽放心!以後,這裡便是楚大人的,楚大人可隨時入住。” 這處院子早已清理出來了,程巖一家子也都已經搬了出去,按計劃三天後便要離京。 忙完宅院的事,楚寧又來到鐵匠鋪,想要瞧瞧特製弩箭製作得怎麼樣了。 按照楚寧畫好的式樣,匠人們做起來難度要求並不高,可他要求的是每種弩箭上都要安裝一顆菱形箭頭。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