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朝廷新貴,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譚保安排小內侍將楚寧送出宮,便折身往永寧殿走去。 可就在路上時,遇上了文淵閣大學士李鴻侖正匆匆走來,一眼看見譚保便將先前自己出的連環詩一事問了出來。 詢問之下,才知道今日雷蒙德的功課果然是有人越俎代庖。 現在李鴻侖只想見見,答出這首連環詩的人到底是誰。 譚保領著李鴻侖往承佑門趕來,剛轉過一處拐角,只見前方有兩個人一前一後正要跨出後宮。 帶路的譚保急忙道:“李大人,那個人便是!” 李鴻侖定睛望去,只看到一個背影,還沒來得及喊住,背影已經轉出了宮門。 那抹黑色的背影怎就如此熟悉,好像此前便是已見過。 “他叫什麼名字?”李鴻侖問。 譚保柔聲回稟道:“李大人,他叫楚寧。” “楚-寧?”李鴻侖咂摸兩遍,忽而想到什麼來,展顏一笑道,“原來竟是此子。” 折身迴文淵閣。 李鴻侖坐著剛喝上一杯茶,外面就有人進來遞上一個密摺: “大人,東角門發過來的。” 李鴻侖開啟信封,只見裡面寫著:“辰時一刻,帝起床,訓內侍:汝欲燙死朕乎。一腳踹內侍於地。” “辰時三刻,帝用早膳於明秀宮,夏侯貴妃以嘴吸麵條喂之。” “……” 李鴻侖百無聊賴地看著這些每日皇帝的起居注,越看越想打瞌睡。 “……” “巳時二刻,帝接見青山縣縣令楚寧於養心殿,帝大悅,曰:汝儀表堂堂,日後定有大出息,後賜宴……” 李鴻侖將這條從頭到尾看了兩遍,眉頭一皺,趕緊起來轉身朝青府臺去了。 中書舍人余天正拿過通報看了一眼,淡淡一笑:“李大人,皇上不外是賜宴一個七品縣令而已,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李鴻侖道:“右相,皇上召見了年輕一代中政績卓著之人入京面聖,這無疑是想拔擢一批心腹之人,尤其這削藩一事,可是牽連甚廣啊……” 余天正聽聞,那原本還帶笑的神情漸漸地也變得肅穆起來。 唐帝意欲削藩是朝中人盡皆知的事,而慶州府地處要衝,是北境通往關內以及中原腹地的重要通道,朝廷若要削藩,此地就變得極為重要,因而更需要自己信得過的人。 若說起來,兩榜進士都是天子門生,出去留任翰林院做編撰,行走,也就是好些抄抄寫寫的打雜,另外的進士會外放做官,大多就是從縣令做起,任期三年,以後由吏部考核後調任他地任職,政績突出者會提前升任刺史,或是直接入京為官。 前段時日,唐帝便提出要換了慶州刺史,如今,唐帝重用楚寧,也無疑再一次證明皇帝的用心。 可旋即余天正便是擺擺手,打斷道:“李大人……我看你是動了愛才之心吧,聽說你出的連環詩已被人解了,該不會就是此人吧?” 李鴻侖點點頭:“正是此人。只是我也沒想到,我苦思三載才得此一句,他竟看了一眼,片刻間便給我解了,這,這真是……” 余天正聞言,朗聲一笑道:“李大人既然動了愛才之心,何不向皇上諫言,招他作你的弟子。” 李鴻侖擺擺手道:“別提了,範仲早下手了,已經招他去鴻臚寺了。” 說著,也端起一杯茶呷了一口,搖頭晃腦又道:“皇上親政以來,得到賜宴的不超過五人……看來如今朝廷又出了一名新貴啊!” 不到申時初刻,楚寧得到皇帝賜宴並冊封縣男爵位的奏報,在片刻之間已經傳遍了朝廷。 一時間,有讚譽之詞,有揣測之聲。 可總之,楚寧從一個七品縣令一躍成為朝廷新貴之事已然是板上釘釘。 …… …… “大人,這就是夜明珠?” 回到驛館,楚寧便把皇后娘娘送的盒子開啟,發現真的是一顆晶瑩剔透的珠子。 溫知妍也是未曾見過,一眼便被吸引了目光。 “我也不認識。” 楚寧仔細看了一會兒,然後給出了回答。 這種傳說中的高階玩意,他怎麼可能見過。 不過見溫知妍的神色,想必很是喜歡。 “喜歡嗎?喜歡我就送給你。” 溫知妍聞言,神色一怔,目光直直地盯著楚寧:“大人,你說得可是真的?” “當然!我對這玩意不感興趣,你要喜歡就送你了。” 聽楚寧說完,溫知妍又望著他,似乎全然不解。 “大人,這可是皇后娘娘送給你的,天下只此一枚,你當真就願意送給我。” “那又如何,不外一顆石頭而已。”揭過這茬,楚寧想起正事來:“對了,我們恐怕一時半會兒回不了青山縣了。” “為何?” 楚寧將皇上要自己入鴻臚寺做副使的事一一說了,最後囑咐道:“你讓馬三別去找商家了,貨物的事我已經想好買家了。” 說著,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溫知妍,若有所思的模樣,微微一笑。 “你看著我幹嘛?”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