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紅磚問世!,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一天天過去,熊天領著人奔襲轉輾數百里,才終於將青山縣那些小股山賊殘餘勢力全部剿滅了。 悄然間,楚寧的名聲傳到了青山縣之外,慶州各大縣衙就紛紛向楚寧求助,請求他帶兵去攻打本縣的山賊。 楚寧當然一一做了回絕,他那可沒有那個閒心。 這段時間裡,楚寧終於有時間好好治理青山縣了。 青山縣的豪紳大戶們現在都是跟著縣衙混,秉承著有錢大家一起掙的原則,當然,現在大戶們也算是對楚寧打心底服了。 這才不到一年,整個青山縣已然是煥然一新,生氣盎然。 對此,楚寧還是一貫主張,大力發展經濟民生,鼓勵基礎手工業經濟發展。 於是,饅頭、包子、豆漿、餛飩、油條、油餅等早食應運而生。 這個時代的早食都特別簡單,像油炸類食物更是少之又少,當然最為主要的還是因為少油。 然後他又鼓勵發展酒樓,以煎炒類為主,大力促進飲食,並大量生產平價小麥酒,要讓普通老百姓也能喝得起。 至於先前的醉仙釀等高階酒,已經大為減少,不過已經是專門供給大戶們。 與此同時,楚寧還著手新建了水泥廠、磚瓦廠、石灰廠、木料廠以及專門承接土木工程的建築隊,準備裡裡外外改建青山縣城。 至於煤炭開採,已經專門籌建了煤炭廠,由黃達擔任廠長,全權負責煤炭的開採及銷售工作。 所有這些工廠,為整個青山縣提供了數千的工作崗位,大大改善了百姓們的生活,同時也給縣衙增加了財政收入。 在此期間,魏滿又擴招了一千多名士兵,依然採用楚寧給出的現代軍事體制,並結合了一些前世的練兵方法。 現在城裡產業越來越多,更需要加大人手保護。 另一個原因,還是迫於北狄人的威脅,總不能發展了這麼久為他人做嫁衣吧! 所以在發展各種產業的同時,楚寧更加重視軍隊的發展,這一切都是私下進行的,就連官兵的名單都是秘密在冊,從未公佈。 自然,所有官兵的軍費開銷就只得由縣衙撥付。 目前縣衙共有不在冊官兵近三千人,差不多是一個獨立團了。另外戰馬三百匹,除去用來裝備的兵器鎧甲,就連一支騎兵連隊也可以組建起來。 當然,至於組建騎兵,也是在楚寧的計劃中。 畢竟這是冷兵器時代,一支騎兵連隊往往可以左右戰局走向。 只是唐國境內不產戰馬,而北狄人以放牧為生,盛產寶馬良駒,所以這些年北狄人時常憑著騎兵的機動性南下劫掠,打完穀草就撤,簡直拿他們沒有一點辦法。 可要建立騎兵連那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成的,那必須得等到有足夠的財政支援才行。 直到這時,楚寧才總算是明白,擁有一支自己的軍隊,可太特麼燒錢了。 關鍵這還只是一個步兵團,已經讓縣衙財政支出苦不堪言了。 索性,現在有了煤炭廠,西山的煤炭足足有幾十萬頓,至少可供開採五六年。 現在,煤炭和小麥酒已經銷往整個慶州府,就連鄰近的幽州和雲州都開拓出了市場,已經成為青山縣兩大支柱產業。 而這時,楚寧又想到了一項可以發展的產業,那就是建磚窯燒磚。 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啊! …… ……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慶州位處唐國邊境,寒冬總比其他地方來得更早些。 已經過了十月,西北風呼呼颳著,氣候也是越來越寒冷。 這種將雪未雪的天氣,更是讓人難受。 而今凜冬將至,老百姓都在想辦法存糧過冬。 今年莊家收成還行,可對於普通人家來說也只夠勉強填飽肚子,總算現在每戶人家分了有五百斤煤,節約著用,至少避寒問題算是有了改善。 只是今年讓人意外的是縣衙屯足了糧食,過冬是完全麼得問題。 看著堆滿糧倉的糧食,楚寧卻顯得更是凝重起來。 聽聞現在唐國朝廷正派人與北狄人在談和,可以楚寧對歷史的認識,這種談判一旦談崩,面臨的將是北狄人鐵騎大軍南下。 這一天,楚寧正領著人在磚廠裡繼續實驗燒磚,他準備儘快將燒結磚弄出來,改善房屋建築。 這個時代大多都是茅草屋,根本無法避風禦寒。 另外,楚寧私下還有個夢想,就是有一天能讓青山縣老百姓見到寬闊的街道,平整的馬路,遍地的樓房,林立的店鋪,繁榮的市場,以及穿梭的小車…… 小車還是暫時算了吧! 可燒磚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已經實驗了三窯,要麼燒出來的全廢了,要麼就是火候不夠。 最後得知青山縣有位燒瓷器的老匠人,楚寧立馬讓人去請了過來。 老匠人叫馬大山,今年五十一歲,是青山縣本地人,十一歲開始跟著父親學習燒窯,算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這個時代都是用的青磚,主要以粘土為原料,製作工藝複雜,一般用於修築城牆等,很少有私人用來建造房屋的。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