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章 京兆府尹,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兆府。 府尹鍾文清正端坐在府衙大堂上,神情肅穆。 緊蹙的雙眉,讓他臉上的皺紋顯得更加深沉。 大案後牆上,掛有一副鑲著金邊的旭日東昇圖,其上寫著‘天下為公’四個大字。 被京都人稱之為小太歲的韓小虎,此時正站在堂下,滿臉平靜的打量著大堂,似乎是在辨別與上次來時有了那些變化。 鍾文清沒有再去看韓小虎,轉而看了一眼楚寧,眼神中閃過一抹複雜的神情。 隨後,鍾文清的目光又落向,正放在大堂上用草簾子遮蓋著的屍體。 那皺紋滿布的雙腳,此時正裸露在外。 很明顯,這是一雙老人的腳。 左腳腳腕上還掛著一隻裹了棉布的破草鞋,幾片幹醃菜掛在草鞋上。 右腳卻是光光的,草鞋早已不知去向。 鍾文清看了好久,韓小虎便發呆了好久。 “啪!!!” 突然,高坐大堂上的鐘文清抓起驚堂木猛然一拍。 似乎像是鉚足了勁,聲音響徹公堂。 原本嘈雜的聲音頓時安靜下來。 也是這一拍,竟把韓小虎嚇得猛然一顫。 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聽鍾文清高聲說道: “大庭廣眾之下,家奴韓葆葆當街行兇,如此欺殺百姓,如今人證俱在,著判處韓葆葆流三千里。” 鍾文清知道此刻韓小虎正緊緊盯著自己,卻沒有去看他,依然對著堂下屍首緩緩說道: “著判韓小虎出白銀三百兩,厚葬死者並安撫死者家屬。此案可結了!” 坐在大堂一旁文書提筆頓了一頓,還是將此話記錄在案。 “敢問鍾大人,可是公正執法?” 韓小虎坐在凳子上,餘光瞥了一眼牆上的‘天下為公’,這又才轉過來直視著鍾文清。 “本官當然是公正執法。” 鍾文清緩緩說道:“我朝律令早有言明,殺人償命。人證俱在,此案已經明瞭,有何異議?” “當然有異議!” 韓小虎也站了起來,目光冷冷看向楚寧: “就憑此人一己之言就說我家奴殺人,鍾大人,你可別忘了,這楚寧與我先前便有過節,如今他為人證,這叫人如何信服?” 鍾文清一時愣住了。 接著,韓小虎竟然說起了律法來: “據《唐國刑訟令》規定,一個證人的證言屬於孤證,孤證不能定案,必須有其他證據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才有效。” “另外,倘若證人與被告人有利害關係是不能單獨使用其證詞證言,作為認定案件的事實依據,而這楚寧與我便存在利害關係,所以他和他的護衛自然都不能為證。” 韓小虎說著,又朝臺下走去,看了看楚寧和溫知妍,環顧四周說道: “所以,除此二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牽連外,可還有證人?” 堂上無一人敢接話,就連鍾文清都是凝神屏息僵在原地。 大堂上氣氛顯得更加安靜。 堂下那些看客們更是敢怒不敢言。 “……” 楚寧真的懵了! 這他孃的啥情況啊! 這《唐國刑訟令》漏洞也太大了吧? 楚寧萬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局面。 前世社會的各項法律都比較完備,對於撞死人這件事情也都會處以嚴厲的刑罰。 但是眼下這個時代,想以律法約束那些有權有勢的貴族,本就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 如今,《大唐刑訟令》漏洞百出,自己的一番證詞根本無法作為呈堂證供。 就連溫知妍這樣與證人有直接牽連的也無法為證。 難道這樣當眾撞死了人難道就不用承擔責任了? 難道就這樣白白地看到那個老頭蒙受不白之冤嗎? “誒!我說,姓楚的,有人證趕緊叫出來,沒有就趕緊給我道歉。” 韓小虎得意地挑了挑眉,臉上帶著得意地笑。 楚寧目光掃向堂下眾人,這裡面很多都是當時在場的圍觀百姓。 可他們竟是一言不發。 楚寧的目光落向鍾文清,只見鍾文清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悲涼的絕望。 鍾文清自然也知道,雖說此案發生於大街之上,過往行人都可為證。 但有誰敢與韓小虎對簿公堂呢! 依《大唐刑訟令》,還須得有除去利害關係第三人當堂作證方可量刑定案。 就在鍾文清舉足無措之時,只見賈亮匆匆走上堂來。 他的目光掃過楚寧,兩人對視一眼。 隨後很快走到鍾文清近前,附耳說了幾句。 只見鍾文清連連點頭,隨後便當眾宣佈: “楚寧,你可以走了。” “什,什麼?” 楚寧一愣:“走?去哪?” 鍾文清朗聲道:“你現在不能再作為證人出堂,所以請你現在離開。” “鍾大人,那這裡怎麼辦?” 楚寧臉色陰沉:“就白白地放過他們。” “本府已然說了,鑑於你已承認與韓葆葆先前有過恩怨,所以你現在不能再作為證人。” 說罷,朝著賈亮使了一個眼色,讓他把人帶下去。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