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耙耳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章 是戰是和,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北冥耙耳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未見亮,雨已經停了。 霧氣氤氳,一輪明月當空懸掛。 白白地月光鋪灑在陰溝山野,也鋪灑在皇宮別院。 養心殿大門被開啟時,唐帝已經梳洗完畢,此時正端坐在蒲團上,目光怔怔地抬望著殿門方向。 殿門口,海德旺正引著康王等人走了進來。 為首之人自然是康王李侹,雖已年近五十,可身子骨依然健碩,只是因為近來染了風寒,精神有些不佳。 康王之後,便是剛升任右相國的韓世榮,雖然位居康王之後,可明顯還是看得出韓世榮心裡掩飾不住的欣喜。 而在韓世榮身後便是曾經威震西北的老將軍夏巖了,也是如今武將裡僅剩的老傢伙了。 如今已年近七十的夏巖,大步流星的走來,依然是精神矍鑠,一頭白眉銀髮讓他顯得歷經滄桑。 走在最後的便是兵部右侍郎朱旺了,只見他臉色黝黑,一雙劍眉讓他顯得氣勢洶洶。 現在兵部未設尚書,朱旺便是最大的堂官。 一眾人跟隨海德旺直往養心殿而來,路過小太監身邊時,海德旺輕聲吩咐道:“小笛子跟著我,其餘的快去備些早食來。” “是。” 小笛子緊跟著海德旺,其餘小太監趕緊起身退了出去。 “皇上!” 走進養心殿時,康王早已看到坐在蒲團上批著繡有佛經長衫的唐帝,定了定,等著身後幾人站定。 康王這才領銜行了君臣大禮:“臣等恭祝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四人也跟著齊齊磕頭。 “都起來吧!” “謝皇上!” 眾人齊聲回了一句,這才起身站定了。 唐帝拉了拉長衫,目光瞥了一眼,沉聲說道:“給康王賜座!” 兩個太監趕忙將長案下的繡墩搬了過來,在靠近蒲團前東側放下。 唐帝站了起來,慢慢走到康王身邊,伸手輕輕拍了拍康王的肩膀: “三叔,聽聞你近來染了風寒,坐下說吧!” “謝皇上記掛!” 康王拱手一拜,算是應了,只是韓世榮表情微微一怔,心裡顯然有些涼意。 這時的唐帝已經踱步走到大門前,遠眺一番後,發現這時霧氣已經小了,東方天邊已經顯露出魚肚白。 這又才轉過來說道:“海德旺,讓人弄點吃的!” 唐帝掃視眾人,也略微笑了笑:“都還沒吃吧?” 眾人被這一問,都沒有應答,臉上的神情卻已然回話。 “已吩咐下了。” 海德旺回道。 唐帝又慢慢踱步回到蒲團上坐了下來。 康王也在繡墩前慢慢坐了下去。 夏巖、韓世榮、朱旺三人則站在康王對面。 “讓你們來是因為北疆有塘報入京了。” 唐帝掃了一眼海德旺,目光又落在康王身上: “讓康王先看看吧!” “臣遵旨!” 康王又立馬站了起來,兩手接過海德旺遞過的塘報認真看了起來。 只是那原本平靜的面容已漸漸地有些沉重起來。 據塘報中所說,自去歲年節伊始,北狄便有內亂,大王子治下的赤狄部與三王子治下的白狄部是北狄部族最強盛的兩支部族,如今兩支部族起了衝突,而且鬥爭趨勢越來越烈。 其原因是北狄可汗慕容保在元福十一年入冬後就一病不起,無法主持大局,這才任由大王子和三王子上演了一場奪位大戲。 荀山河得知北狄內亂訊息後,立刻上書,幽州刺史吳亮,因勾結黨項人謀逆,現已逃亡西夏國境內,唐國正可以此為由興兵討伐西夏。 康王很快便看完了。 他將奏報拿在手中,抬眼看蒲團上的皇帝時,發現此刻皇帝也兩眼怔怔地盯著自己,不由得眼神微微一怔。 唐帝撥弄了一下手中的佛珠,歪著頭對康王點了一下: “給他們也看看吧!” 言畢,輕輕閉上了眼睛,大拇指緩緩撥動手中佛珠。 海德旺趕緊上前接過康王手中的奏摺,隨即遞給了韓世榮。 韓世榮接在手中,快速的看了起來。 看完後,奏報又交到了夏巖手裡,這時朱旺也靠了過來,二人很快也看完了! 而這時,早食也被太監們抬了進來。 “三叔,你怎麼看?” 唐帝正微閉著眼睛,悠然自得的撥弄著手中的佛珠,口中卻是不經意地開口問道。 “回皇上!”康王拱了拱手,當即說道:“北狄大王子的赤狄部與三王子的白狄部是北狄部族最強盛的兩支部族,尤其是赤狄部人數最多,實力最強,如今兩支部族的衝突越演越烈,對唐國來說,正是前所未有的機遇。” 唐帝微微點頭,繼續問道:“那依三叔所言,接下來當如何應對?” 康王道:“依臣看來,現在正是興兵討伐党項人的最好時機,只有咱們徹底解決西夏的威脅,至此便可拓展北疆邊防,重整北疆邊境,便完全有了與北狄各部抗衡的實力。” “另外,現在唐國與北狄交好,並且已經簽下了盟約,雙方約定開發商道,不得興兵起戰事。又是恰逢北狄內亂,他們自然無暇顧及,所以這無疑是一次興兵討伐党項人的最好時機。” 一番話已經擺明了康王力求主戰的心思。 聽了康王的發言,韓世榮臉上閃過一絲憂慮的神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