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部分,大明朝的另類史,博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事中官員等人分頭出巡,以免疏漏。同時,還應把城外居民皆遷入城內,以防遭瓦剌劫掠。”

于謙還救出因坐不救乘輿(英宗皇帝)之罪的宣府守將楊洪和萬全守將石亨出詔獄,命楊洪回守宣府,石亨統管京營兵馬。日後,石亨對於謙恩將仇報,那是後話。

明景帝對於謙言聽計從,分派兵部要官守衛居庸關、紫荊關等重要關口。派出數位文臣巡撫各地,撫安軍民,招募兵馬。由此,北京城內外,又有近三十萬可用的人馬。

也先修整部伍後,在同年十一月以送明英宗回京為名,與可汗脫脫不花合兵,入寇紫荊關,北京戒嚴。

此次入侵,也先仍舊是三道分出,他自己率主力由中路進發。首先,一行人到達大同,也先首先派被俘的明朝太監喜寧和指揮嶽謙往城下叫門,說是瓦剌部隊送明朝皇帝回家。

守將郭登上城大聲回話:“賴祖宗神靈保佑,國家現在有皇帝了!”

也就是說,他明白無誤告知城下的也先:我大明已有新君,不要再用英宗要挾我們。

也先知道明軍防備甚嚴,得不到便宜,便不攻而去,向紫荊關殺來。

明朝被俘的宦者喜寧本人就是韃靼人,被俘後馬上投降也先,盡告明朝國內虛實。也先挾英宗皇帝入寇,也是這小子出的壞主意。

由於眾寡不敵,紫荊關被也先部隊攻破,明軍指揮韓清等人戰死。訊息傳來,朝野洶洶,人無固志。

大敵當前,明廷又放出先前在交趾大敗被判死罪的成山侯王通為都督,幫助守城。結果,有人問王通有何好辦法守城,這位敗將只能想出在北京城外再築一牆的餿主意,跟沒說一樣。

侍講徐珵很有時名,太監金英召他問計。徐珵說:“我觀星象歷數,天命已去,皇帝當幸南京。”金英乃明宣宗時司禮太監,聞言大怒,厲聲叱責,讓人把徐珵轟出大殿。也正是這位徐爺,很有預見的“特異功能”,早在也先七、八月間入寇之初,他已經先讓老婆孩子攜帶一切值錢的東西,除他以外,全家南遷。

轉天,于謙得知朝臣中有人提議南遷,立刻上疏抗言:“京師天下根本,宗廟、社稷、陵寢、百官、萬姓、帑藏、倉儲鹹集此地,若一動,則大勢盡去!宋朝南渡之事,可為前鑑。徐珵妄言,其罪當斬!”

關鍵時刻,太監金英也在眾前附和于謙,高聲道:“死則君臣同死,有誰再敢言遷都之事,奉皇帝之命,立刻誅殺!”

這樣,明廷就形成了“決議”,北京內君臣一心,堅決固守。

于謙很有遠見,為了免使京城外各處糧食為也先所襲用,他立刻下令當地官員燒燬糧倉,免得資敵。

也先大軍來逼,群臣有言守,有言戰,意見不一。防禦主將石亨建議緊閉九門,堅壁高壘以避瓦剌兵鋒。

于謙大不以為然:“強賊勢盛,如今我們再示之以弱,賊勢愈張!”

於是,于謙命諸將四處,皆背門而陣,緊緊關閉各個城門,使兵士有必死之心。他本人身穿甲冑,在德勝門外建指揮中心,以示自己也有必死之心。

于謙下死命令:臨陣將領不顧士兵率先後退者,殺主將;軍士不聽指揮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他四處入營流淚激勸,以忠義鼓勵三軍。於是人人感奮,勇氣百倍。大敵當前,明廷內部終於總體上一致對外,抱成一團。

尚寶司丞夏瑄又陳說四策:第一,瓦剌軍多騎兵,擅長野戰,不擅攻城,開始時應堅壁高壘,以沮其氣;第二,如果敵軍深入,應該敢死隊夜襲敵營,並在縱深地帶埋伏兵馬,以逸待勞,縱出殺掉追擊的敵人;第三,瓦剌舉國而來,退無所御,應命令防邊士兵內外夾攻,敵人會因擔心退路被截而驚潰;第四,明軍本身依城為營,應保證退有有歸,把軍隊分為三隊,如果前隊戰退,嚴命中隊斬前隊退兵以儆效尤,不斬退兵者,與退兵者同罪,後隊突前斬之,此舉在於使士兵生畏怯之心,反正都是死,不如死敵。……如此種種,明景帝皆下詔照準,下令施行。

內奸,是最兇惡的敵人。明朝的太監喜寧為也先出謀劃策,攛掇也先開始假裝不要進攻,以議和為名,索求北京城內諸大臣出來“迎駕”。如果主事大臣出城,一舉擒獲,城中群龍無首,自然就更容易攻打。

見也先有使臣來,明廷也不能不有所表示,便把通政參議王復馬上升為禮部侍郎,把中書舍人趙榮升為鴻臚寺卿,在城外的土城廟拜見英宗皇帝。

也先、伯顏帖木兒還算知禮數,英宗坐著,他們兩個人站著,擐甲持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冷少追愛:寶貝別想逃

不落的滑翔翼

流落橫濱的我今天也在努力歸隊

鈺剡

新安江大移民

猜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