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木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87 俠二代,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馬木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公兵困絕地,甚至不顧親子安危,保敦煌百姓,當真如同古之名將樂羊一般。而伯遂,被賊子所困,以性命相挾,卻是不屈不撓,甚至勸說張公與賊子決戰,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張公父子,定當能夠留取丹心,名垂青史!”

在武威收下顏俊和和鸞的人頭之後,簡傑有帶兵前往敦煌,在這裡簡傑終於見到了張恭和張就父子。

而剛一見面,簡傑便把高帽子像是不要錢的往張氏父子頭上扣。平心而論,張氏父子在這次河西變亂之中的表現真得可圈可點,堪稱一段佳話,讓簡傑對他們都有些欽佩。

“簡都督你過譽了!”被簡傑吹捧了一陣,雖然心裡面很受用,但張恭表現得還是非常謙虛,至於他的兒子張就,則更是一臉謙恭得站在一旁。

敦煌太守病死,又沒有郡丞,張恭是被敦煌百姓推舉出來主持大局的,某種意義上也是敦煌的地頭蛇,只不過是支援劉耷的地頭蛇。而作為河西大族的代表人物,張恭對入主涼州還不足一年的劉耷,多少有點兒疏離感。

“張公您的壯舉,讓我想起了之前南中叛亂時呂凱呂季平的壯舉,都是因為郡守去世,被郡中百姓推舉出來主持大局。此後呂季平為大王所賞識,升任郡守,受封亭侯,造福於南中百姓。對於張公父子這樣的義士,大王定當會重用的,相信這封賞不日便能到達!”

劉耷這邊一直都想要找個涼州的典型立一下,增進一下和涼州人的距離,張恭就是這麼一個千金買馬骨的機會,就像之前提拔在南中叛亂時冒頭的呂凱一樣。

不過河西這邊離長安有點兒距離,具體的賞賜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才能過來。按照呂凱的舊例,張恭應該能夠提拔成太守。至於張恭的兒子張就,可能會被劉耷提拔到長安去擔任近侍,都有美好的前途。

張恭站出來抵抗叛軍,主要是為了保護家鄉父老,但現在能夠得到政治上的機遇,心中自然非常高興,畢竟兩千石在大漢算是絕對的高官。

而簡傑這一番話,也是把敦煌郡的吏民們說的都非常高興,畢竟他們曾經和張恭父子是一體的,劉耷能夠上次張恭父子,自然是認可了他們,一下子拉近了和劉耷這個漢中國小朝廷的距離。

在和張氏父子寒暄了許久之後,簡傑又把目光瞄向了站在張氏父子下手不近的一個四十歲左右的老帥哥,這個就是從酒泉逃到敦煌的河西大俠楊豐楊阿若。

楊豐是有表字的,叫做伯陽,阿若這個名字,倒有些類似於外號,楊豐年輕的時候,酒泉這邊穿著一句順口溜“東市相斫楊阿若,西市相斫楊阿若”,大概就是說別管城東還是城西,只要有打架鬧事肯定有這小子一份。

雖然楊豐在河西頗有名望,甚至能一人便能拉起一支千人的隊伍來,不過在官場上面沒啥地位,有一個都尉的職位,還是許久之前的武威太守張猛封的,在敦煌這邊的官場沒啥卵用。

另外這次楊奉來到敦煌,與其說是來求援,倒不如說是逃難的,畢竟他和黃家可是有著血海深仇。這次能讓他過來見簡傑這個朝廷的大員,已經夠給他面子了,想要靠前那就有點兒強人所難了,畢竟這可不是他的主場酒泉。

不過簡傑早已經向人打聽清楚了楊豐的體貌,在和張恭父子寒暄了一陣之後,便主動來到了楊豐面前,向楊豐行禮道:“閣下可是河西大俠楊豐楊阿若?”

說實話,這遊俠在大漢地位其實並不是特別高,甚至還有些上不了檯面,雖然為曹魏平定涼州出了力,也不過封了一個駙馬都尉的職務,沒有一點兒實權,就是給了一個稍微好聽點兒的名。

本來楊豐只是聽說過這次的河西都督,是漢中王劉玄德身邊近臣之子,年少得意,本來以為簡傑是一個年輕氣盛的官二代。

過來之前楊豐甚至還想過一些不好的事情,要是這位簡都督要是做出什麼過分的事情來,楊豐絕對要把巴掌給打回去的,畢竟混遊俠的,最重要的是快意恩仇,其他的還是次要的。

不過簡傑在與絕對的主角張氏父子寒暄了一陣之後,便過來找自己說話,還表現的如此謙恭,頓時讓楊豐心裡面非常舒服。

這遊俠很多時候便是要爭一口氣,黃家在酒泉根深蒂固,樹大根深,為什麼楊豐要和他們作對呢?一塊做酒泉的土皇帝不好嗎?

不就是因為之前的酒泉太守徐揖非常賞識楊豐,給足了楊豐面子嘛!人為知己者死,徐揖因為和黃家的矛盾被黃昂所殺,楊豐不給徐揖報仇,便對不起徐揖。

正是為了給徐揖報仇,楊豐從酒泉跑到張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正常世界修仙法則

沁紙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