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部分,楊家將九代英雄傳,猜火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父回關,我再給你介紹諸將。”大家回到寧武關,走進帥虎堂。楊示帥說道:“文廣,先去拜見兩位提督,一位孟定國,一位焦廷貴,都是你的叔父。”

文廣知道,這二位叔父是孟良、焦讚的兒子,跟老楊家幾輩子交情了,親如手足。於是雙膝跪倒,如事長親。喜得二將眉開眼笑:“起來,快起來,老侄呀,你雖然是小輩兒,可又是大欽差,我們哥倆可不敢當。”

文廣最會說話:“什麼欽差呀,在您二位跟前,我跟親兒子差不多。”焦廷貴最純樸,哈哈大笑:“老侄,你小子真招人稀罕呀!我原先合計,皇上不給棉襖,派個欽差賞點破爛,本想給欽差點顏色看看。可是你小子當欽差,二叔沒話說了。途中累嗎?”

“著急見我爹,走的挺快,但是不累。”“好,好,今天晚上,老侄再辛苦點,二叔給你洗塵。”孟定國笑道:“老二,看把你樂的。今天晚上,宴請欽差,會見諸將,那是國家的規矩,還用你洗塵嗎?”

“對,對,皇上派來的人,就是規矩多,我把這碴忘了。分當日傍晚,三關排宴。上百名將領又拜見了小欽差。楊文廣談吐高雅,不卑不亢,把禦寒棉衣的事情向大家講明:“各位將軍,論起來,你們都是我的伯伯、叔叔。我這當侄兒的,絕不教哄騙大家。朝中樞密院正使文彥博文大人你們早有耳聞吧?論品德、論資歷、論才學、論地位,誰不敬佩?就因為缺少十萬件棉衣,差一點被皇上免職!當今皇上是位明君,心裡惦記著邊關。他和後宮繽妃捐贈五萬套棉衣,剩下的五萬套,文武大臣們包啦。文大人還立下軍令狀,八十萬套棉衣,三個月內送到邊關。我臨出京的時候,萬歲爺跟我說。邊關都是高階將領,國家的脊樑,一定會替國分憂,堅持三個月,不在話下。我那曾祖母佘老太君也說了:邊關那些大鈄,跟你爹就像親弟兄。你爹當元帥,誰也不能帶頭鬧事。各位伯伯、叔叔,我說的這些話,你們都相信嗎?”

“信!”任何年代、任何人,都喜歡“戴高帽”,邊關將領們被楊文廣捧得高興一個個哈哈大笑。“欽差大人,役說的。皇上和佘老太君都這麼看重我們,論公論私,三個月能送來冬裝最好,再晚幾天送來也行!”大帥楊宗保心中暗喜:文廣雖小,很會辦事。用平平常常的幾句話,把將領們的火氣都熄滅了。我要好好培養他,再過十年,也許會成為國家棟梁。

當晚,父子同室,說話到天亮。文廣把曾祖母佘太君、祖母柴郡主、母親穆桂英及小弟弟楊文舉、小妹楊金花的狀沉一一告訴了父親。楊元帥得知全家安寧,心中也很高興。眨眼過去兩個多月,朝中將八十萬套冬衣送到邊關。這兩個多月,仁宗皇帝天天提心吊膽,唯恐邊關鬧事。結果,邊關平靜,投出絲毫差錯。仁宗明白,這都是楊文廣的功勞。心中暗道:這個十三歲的孩子很會辦事,再過幾年,胰要對他重用。

卻說押運冬衣的兩位總管,一位叫趙化,一位叫孫千,他們都是樞密院的六品主事。手續交接完畢,二位主事拜見楊宗保:“帥爺,您家公子露大臉了,聽我們文大人說,皇上天天誇公子,說他會辦事。我們文大人讓下差轉告帥爺,皇上有話,公子不用立刻回京,可以陪著帥爺在邊關過年。父子團聚,天倫之樂。”

“有勞二位上差。”楊宗保明白:倆人這是討好呢,‘得賞點銀子。不過,根據一般規矩,冬裝送到了,奉旨欽差就得回京交旨。皇上讓兒於陪自己過年,這也算很大的恩典。離京九年了,親人陪著過年,這還是首次,楊元帥當然高興。他打發了二位主事,又向各道關口分送冬衣,一直忙到年根底下,才算消停。

今年過得很熱鬧,一來冬裝到手,無憂無慮,二來有文廣在身邊,增添了奮慶。這些細節也就不必多說了。過了初五,楊元帥吩咐:“文廣,你來了四個多月,該回京了。既得金城交旨,又得回去拜見曾社母、祖母和母親,省得她們惦念。“爹,我還沒住夠呢。”“不行,論公論私,你明天也得走。”“這……孩兒遵命。”

孟定國、焦廷貴等邊關將領聽說文廣要走,都依依不捨。初五晚上,諸將擺酒為文廣淺行。席間,焦廷貴舉杯說道:“老侄,你們楊家將輩輩出英雄,到了你這輩,屬於第五代了。你二叔我是個大老粗,不會說文明詞,就希望你能超過前四代,即便超不過,也得當個忠正無私的好人。來,二叔敬你這一杯。”

“謝謝二叔,侄兒不敢當。”餞行酒吃到三更方散。文廣稍事休息,辰時動身,與父親灑淚而別。在邊關的時候,文廣不想走。離開邊關,又心急似火,恨不得插上雙翅,飛向京都拜見尊親。邊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