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毛澤東傳,沒事找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理。找到原因後,毛澤東和同學們又帶著印好的廣告,分頭到工人宿舍區和貧民區,邊分發邊宣傳,細細解釋。五天後,就有一百多人報名。毛澤東把這次活動的過程寫進了《夜學日誌》,說工人要求入學的心情,“如嗷嗷待哺也”,他們分發廣告時,“大受彼等之歡迎,爭相詰問,鹹曰‘讀夜書去!’”這大概是毛澤東最初體會到:做下層群眾的工作,非做得周密細緻不可。
在毛澤東周圍,逐漸聚集起一批追求進步、志同道合的青年。其中大多數是一師的學友,包括有些已畢業的。他們大多是楊昌濟的學生,都有一種“奮鬥的和向上的人生觀”。這當中,也有長沙各中等學校的學生。正在長郡中學讀書的羅章龍,就是看到毛澤東張貼的《徵友啟事》後結識的。他們多來自農村,瞭解民間疾苦,沒有少爺公子的浮華,充滿著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樸實而充滿朝氣。節假日,他們經常到嶽麓山、橘子洲、平浪宮等風景名勝處聚會,或臧否人物、議論世事,或登高吟詠、鬥韻唱和,相約不談身邊瑣事。正如毛澤東後來追憶的那樣:“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⒃
從一九一六年開始,他們討論最多的中心問題,是“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