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部分,毛澤東傳,沒事找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評論:中國革命戰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以小敵大”、“以弱敵強”。他說:“拿起落後的武器,和具有新式武器的敵人作戰。我們是弱者,就不能鬥力,鬥力打不贏人家,我們就講究鬥智。因此我們戰略思想最發達,我們的腦袋最發達,靠腦袋吃飯。”“以弱勝強,以小勝大,戰略戰術特別發展。這種軍事思想為什麼又和毛澤東的名字聯絡起來呢?就是他能根據這些特點,總結經驗,現了毛澤東同志的天才。”⑥
政治路線也好,軍事路線也好,都離不開思想路線的正確與否。毛澤東清楚地看到:“一切大的政治錯誤沒有不是離開辯證唯物論的。”⑦
毛澤東到陝北後,就努力閱讀他所能收集到的各種哲學書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到保安去訪問他後,記述道:“毛澤東是個認真研究哲學的人。我有一陣子每天晚上都去見他,向他採訪共產黨的黨史,有一次一個客人帶了幾本哲學新書來給他,於是毛澤東就要求我改期再談。他花了三四夜的功夫專心讀了這幾本書,在這期間,他似乎是什麼都不管了。他讀書的範圍不僅限於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家,而且也讀過一些古希臘哲學家、斯賓諾莎、康德、歌德、黑格爾、盧梭等人的著作。”⑧
西安事變發生後,張學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