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28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85章 楊家歷史根源,重返1987,奔騰286,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男孩全家被滅之後,楊婉晴也性情大變,對感情看得更淡了,甚至主動要承擔家裡的生意。
楊爸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事兒已經做了,沒法再挽回,只能任由楊婉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了。
八十年代中期,隨著國內改革開放,對國外技術以及產品的渴求越來越迫切,楊家海上的生意是越來越紅火,而這時候,楊家也需要在國內有一個背景乾淨、隱蔽性強,且社會信任度高的企業做偽裝。
於是,在偶然的一次機緣巧合下,楊婉晴認識了梁歡。
梁歡跟大馬的那個男孩長得並不像,但楊婉晴冰封多年的心,在相見的那一刻,動心了。
掏五千萬入股,被梁歡一次次的矇騙,要是放在別人身上,恐怕早已死無全屍了。
但梁歡卻毫髮無損的活了下來,這不能說是一個奇蹟,而是楊婉晴留了一條生路給梁歡。
其次,梁歡這兩年的發展越來越快,社會影響力也與日俱增,這也是楊家一直沒有報復的原因之一。
大馬那個男孩兒事件,當時驚動了整個大馬決策層,大馬為了打擊楊家,在海上持續打擊了好幾年。楊爸在大馬那邊的海上版圖,也是那時候丟的。
楊爸也怕在國內幹這麼一件事兒,再把國內的市場給丟了。
這個年代,國內的海軍還在黃水級別,也就是近海。像楊爸這種海上有據點,隨時能撤退到深海的走私犯,國內暫時拿他們沒有辦法的。
當然,你要是說動真格的對付一個海盜,那國家還是綽綽有餘的。但是當下的環境不允許,外部勢力對南方島嶼覬覦已久,國家不可能將精力放在一個走私犯身上。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像楊家這種做海上貿易的很多。而且楊家祖上就是做海上貿易的。根據楊家的族譜,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中後期。
根據楊爸所說,楊家的祖先曾經跟隨過汪直和徐海。
汪直可能不太被人所知,但提到涉及汪直的人,大家可能就有所瞭解了。
胡宗憲、戚繼光、徐渭!
明中後期,胡宗憲任兵部右侍郎,總督浙直。戚繼光曾經在胡宗憲手下任職,並在胡宗憲的支援下,建立了戚家軍。
而汪直是當時海上最大的海盜。
他大到什麼程度呢?
都聽過鄰國的什麼戰國時代、幕府時代,德川家康、豐臣秀吉、織田信長吧?
其實就是一群一米二三的村民打群架而已,戰國?多大點地方,也叫戰國。
他們的戰國三傑,最高的也就是德川家康,還沒一米七。織田信長一米四~
說這些人呢,就是為了給汪直做鋪墊的。
汪直當年在鄰國強到了什麼程度呢?
相當於鄰國的王!
那什麼戰國三傑見到汪直,都要下跪行禮的。
當年的海盜,大部分來自鄰國,也有了倭寇一詞。而大部分倭寇都是汪直的手下!
胡宗憲深知憑一省之力,難以將汪直等人連根拔起,便跟徐渭商議了一個永絕後患的計策。
示好、引誘,跟汪直拉近關係,請他回鄉祭祖,看望母親等一系列手段,終於將汪直引來了國內。
本來後面的計策是用寬容的政策,讓汪直解散倭寇,還國家一個安寧,胡宗憲也許諾不追究其的罪責。就在汪直願意合作,回到國內祭拜先祖,看望母親的時候,一個地方官員知道汪直的身份後,立馬就把他抓了,而且迅速的給斬了!
經營數年的計劃在這一刻功虧於簣。
胡宗憲明白,此一事件之後,倭寇將再無人能夠約束,大明的海上永遠不會有安寧了。
後來胡宗憲被查,賜死。
查胡宗憲的還是當時首輔徐階,王陽明心學的忠實追隨者,扳倒嚴嵩的功臣。
胡宗憲當時為人圓滑,跟戚繼光一樣,為了能夠鎮守海關,平定倭寇,跟嚴嵩關係很近。
胡宗憲在獄中寫下了‘寶劍埋冤獄,忠魂繞青雲’的詩句,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胡宗憲被查之前,讓徐渭趕緊離開。而徐渭則是誘捕汪直計劃的主要策劃人。徐渭離開胡宗憲之後,後經戚繼光的介紹,到了遼東總兵李成梁的府上,教授李成梁之子李如松抗倭之道!
後來的事,歷史也證明了胡宗憲的預判。
汪直死了之後,鄰國的海盜再無任何人能夠約束,國內沿海地區海盜氾濫。幸好,這時候還有戚繼光。
戚繼光後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