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面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696、幽靈的傳說,萬世血仇,苕面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不及招魂。
一個小隊長自告奮勇站出來,剛剛把部隊收攏,敵人相當一箇中隊的騎兵突然席捲而來。數十挺機槍橫掃而過,又造成了三十多名勇士為天皇陛下盡忠,這個小隊長也完蛋大吉。
部隊減員超過三分之一,已經失去了戰鬥力。加上沒有了最高指揮官,連小隊長也死了兩個,剩下的一百多小鬼子惶惶不可終日。
等到另外一路“援軍”趕來,如果還能稱之為援軍的話,東城門這裡的戰鬥早就結束了。
結果兩支增援部隊加在一起,還沒有湊齊三百人。東條英機看見自己這些“凱旋而歸”的勇士們,心中滴血的同時,還不知道如何向關東軍長官司令部交代。
玉泉鎮火車站變成了帝國的幽冥之地,所有和帝國能夠扯上一丁點兒關係的人,全部被殺。
火車站已經成為傳說,附近的鐵路被扭成了麻花,哈爾濱和牡丹江之間的鐵路運輸徹底中斷。
最重要的證人沒有了,日蘇談判應該如何進行下去,張鼓峰的衝突又要怎麼了結?哈爾濱守備大隊出去了三個中隊,現在回來了一個半,這究竟是誰的責任?
中馬城的“防疫研究”專案,是帝國稱霸世界最大的殺手鐧,結果裡面的所有人被屠戳一空。
平房區現場被燒成一片白地,帝國一百多名“偉大的科學家”屍骨無存,最寶貴的技術資料變成了飛灰。
嗚呼,哀哉!
“加茂部隊”也好,“東鄉部隊”也罷,隨著石井四郎的下落不明,現在這個編制還有保留的必要嗎?
大本營針對平房區專案及附屬設施的1936年年度預算300萬日元,試驗研究經費600萬日元,現在還需不需要下撥?如果要繼續下撥,究竟交給誰呢?
這麼多頭疼的事情一下子都想起來了,東條英機這個關東軍憲兵司令官站在城頭上,心裡一陣一陣抽搐。如果不是為了繼續給天皇陛下盡忠,他真的恨不得直接從城樓上跳下去,乾脆一死百了。
有人要問了,哈爾濱守備大隊出去了三個大隊,怎麼就回來了一個半?
原來,特戰一排一班長奉命保護“姑奶奶”撤退,結果這位姑奶奶卻說“**員沒有臨陣逃跑的先例”,一定要看見戰士們沒有危險才離開。
向朝陽算是徹底領教了“姑奶奶”級別的厲害,現在也沒有時間扯閒篇,所以他命令三班緊急後撤,到一撮毛山構築一道簡易防禦工事,確保梯次撤退不出現意外。
剛好副排長莫懷山帶領突襲玉泉鎮火車站的四班返回,向朝陽終於鬆了一口氣:“你們就地隱蔽,然後緊跟著小鬼的側後翼前進。一旦小鬼子遭到迎頭痛擊,你們就從側翼殺出來,把小鬼子的攻擊部隊一刀兩斷!”
把各種步驟交代完畢,向朝陽這才對病人說道:“大姐,我的姑奶奶,你放心,一班和二班的兔崽子們比老子還精,絕對沒啥大事兒。我現在陪你一起走,到後面等著小鬼子,我保證讓你看過癮這總行了吧?”
從這裡出發到一撮毛山,實際上就是一條丘陵山脊。道路是沒有的,砍柴人家倒是踏出了一些小路。不過七彎八拐的,一不小心就會迷路。
因為山脊上各種小山包一個接著一個,大家都長得差不太多模樣。如果沒有事先行先仔細觀察過,你還真的沒有辦法弄清楚身在何處。
向朝陽和一班長他們用手抬著滑竿奔向一撮毛山,就一直是沿著鐮刀灣上山,全部都是上坡。戰士們都是全副武裝,現在又要抬一副滑竿,而且還不能太顛簸,難度其實很不小。
好幾次“病人”都不要戰士們抬著,強烈要求從滑竿上下來自己走。
可惜,向朝陽謹記著市立醫院張院長的吩咐,所以把這個“病人”在滑竿的躺椅上綁得死死的。就算要抗議,現在也只能口頭抗議,不能採取什麼實際行動。
而且向朝陽吃一塹長一智,現在低頭看路,埋頭幹活,好歹不接茬。那真有一股子“要得功夫真,打死不做聲”的架勢。
好在這段路並不太長,也就是七八公里。經過一個半小時的努力終於上了山脊。現在雖然也不好走,但是平緩了許多,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下午三點,向朝陽一行趕到了雷木溝頭坪上面的一個無名高地停了下來。這個地方在一撮毛山的東南面不到兩公里的地方,而且地勢高得多,剛好能夠把西北面的一撮毛陣地看得清清楚楚。
為了避免“姑奶奶”事後不認賬,向朝陽交給她一副高倍望遠鏡——這是正宗的蘇式望遠鏡,而且是海軍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