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面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937、佔領機場,萬世血仇,苕面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英國首相丘吉爾雖然不要臉,但現在也知道局面非常糟糕,因此沉痛的說:“新加坡的陷落是英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投降和最慘重的災難”。
而在澳大利亞,從政府官員到平民百姓,乾脆驚呆了。
他們萬萬沒有料到,在新加坡和馬來亞的英軍,竟然像白蟻蛀空的木頭那樣徒有虛表,號稱東方堡壘的新加坡居然如此不堪一擊。
數百年來號稱“澳大利亞守護神”,戰無不勝的“英國母親”,竟然是一個人家伸出一根小指頭,輕輕一碰就轟然崩潰的沙堆。
當奴才,還是有好處的——那就是可以隨時選擇主人。
在這個方面,澳大利亞人給全世界做了一個表率。
很明顯,此時的澳大利亞,突然從援助“英國母親的裙子和屁股”,變為急需“母親”援救的可憐蟲。
英首相丘吉爾之所以不要臉,就是他曾多次信誓旦旦的保證:“當澳大利亞受威脅的時候,英國會立即竭盡全力援助。”但是現在連屁都沒有一個。
澳大利亞總理柯廷向英國提出要求,一定要抽回澳大利亞的軍隊,用來保衛自己的國家。
英首相丘吉爾沒有直接說不,但又一次次的保證:英國將盡力增強從緬甸到達爾文的防線。
1941年10月才混上總理寶座的柯廷,這一次沒有被不要臉的丘吉爾打動。
因為他太清楚眼下的局勢有多麼險惡,更明白繼續聽信美麗的諾言,對澳大利亞意味著什麼。
隨後,柯廷在墨爾本《信使報》上發表了自己上臺以後的第一份宣告,也公開了澳大利亞的歷史性決定:
“我要明確的指出,澳大利亞不能指望英國,我們要指望美國。要擺脫由於與英國的傳統親緣關係,而帶來的一切痠痛。”
“我們知道英國的困難,我們知道她面對隨時可能的入侵,我們知道分散力量的危險,可是我們更知道捨棄了澳大利亞,英國依然可以堅持下去。”
“所以我們決心不讓澳大利亞陷入敵手。我們將用全力來構築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戰略。”
柯廷的這番話,不僅標誌著二次大戰中澳大利亞的戰略轉變,也標誌著澳大利亞歷史上的重大轉折:從依賴和追隨英國,到依賴和追隨美國。
什麼是奴才?那就應了一句話:“有奶便是娘。”
柯廷作為一個政客,他當然很清楚。此時此刻,澳大利亞倒向美國的懷抱,不是一廂情願,因為美國也需要澳大利亞。
日本小鬼子的突然襲擊,打了美國人一個措手不及,節節敗退。
美國佔據的菲律賓丟給日本小鬼子以後,他們需要在西太平洋建立一個牢不可破的基地,以此為依託向日本小鬼子發起反攻倒算。
麥克阿瑟逃出馬尼拉,灰頭土臉到達墨爾本的時候,受到當地居民像對英雄那樣的熱烈歡迎,他的虛榮心得到了一定的滿足。
歡迎麥克阿瑟是次要的,關鍵是澳大利亞民眾把麥克阿瑟看作是美國支援澳大利亞的象徵,這位美國將軍的到來,給澳大利亞帶來了安全感。
麥克阿瑟來了,那就不用再看英國人的臉色行事。澳大利亞軍隊最高指揮布萊梅中將,被柯廷總理從中東招回,一同回來的還有澳大利亞陸軍第六和第七師。
麥克阿瑟當仁不讓,直接任命布萊梅為西南太平洋盟軍的陸軍總司令,統一指揮美澳聯軍、美菲聯軍。
現在,柯明祥的空降團要突襲達爾文的飛機場,防禦部隊就是布萊梅手下的陸軍第六師。
不過,白書傑知道澳大利亞空軍雖然沒有出類拔萃的戰機,但是數量堪稱世界第四。
整個二戰期間,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最高達18.2萬人,一共有61箇中隊6200架飛機。
正因為如此,要想打敗澳大利軍隊,首先就是要能夠充分壓制對方的空軍,所以白書傑這次的空投因為距離只有700公里,所以除了利用怒龍重型運輸機空投了48輛裝甲車,還過來了12架狂龍直升機,12架米-2直升機。
對於什麼美軍、英軍、澳軍、法軍之流的“偽強軍”,比小鬼子差太多了,白書傑從來都沒當回事兒。
對於這樣的“二流水準強軍”,絕對不要和他們來什麼試探性的動作,最關鍵的就是出手一拳,就一定要把他給砸趴下,然後就等著抓俘虜了。
柯明祥出發之前,白書傑已經面授機宜:“美英聯軍、美菲聯軍、美澳聯軍,他們首先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