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面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897、研發火箭,萬世血仇,苕面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了白書傑這個“偉大的發明家”親自列舉引數,蒙恩和他的小組根本沒有浪費時間,也沒有采用風洞試驗。

僅僅用了兩個月,就已經拿出了一架單發渦噴殲擊機、一架雙發渦噴攻擊機的驗證機。

1940年4月23日,試飛小組的3名飛行員,開始對驗證機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驗證飛行。這是白書傑的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的起步,也寄託著他心中的希望。

因為霍斯特和他的核心團隊,心裡有德國人研究蒸汽彈射器的基本經驗,所以艦載機蒸汽彈射器的研製工作進展非常順利。

目前已經試製兩套35噸級的蒸汽彈射器,正在2艘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面試驗。

也就是說,現在已經能夠把帶輪子的35噸以內重物,彈射出去85米,而且彈射出去的瞬間速度,最高可以達到240公里/小時。

這樣一來,2艘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在224米滑躍式長跑道之後,97米短跑道終於派上用場。

今後這兩艘航空母艦的戰艦組成,滑躍式跑道可以用來起飛噴氣式戰鬥機;97米短跑道,可以用來彈射中程轟炸機。

因為彈射器的順利研製,白書傑一直拿不定主意的地方,終於有了明確的思路。那就是從美國進口的20架B-17轟炸機、20架DC-3運輸機,全部進行結構加固,然後換裝雙發渦扇發動機,改裝成為中程轟炸機上艦。

要求B-17空中堡壘的載彈量提升到12噸,最大起飛重量30噸;DC-3轟炸機的載彈量達到6噸,最大起飛重量25噸;航程7800公里,最大平飛速度950公里,8500米高度的平飛速度750公里。

透過這一次的改裝,徹底擺脫美國人留下的痕跡,並且超越美國人的戰機,成為自己手中的第二張王牌。

1940年5月中旬,物理研究所終於傳來好訊息,也是白書傑最關心的技術之一,火箭發動機研究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火炮增程發動機的基礎上,物理研究所的專家組經過一年時間的推敲,終於單獨試製成功三枚火箭。

箭體直徑分別為127mm、388mm、460mm,箭長分別是1.2米、2.4米、3.6米,炸藥裝填量分別是12.5公斤、22.5公斤、34.5公斤,發動機燃料為液體。經過絕密試驗,射程超過四公里。

白書傑一看這些引數,就知道專家們的腦袋裡面,還停留在各種火炮上面。看樣子,這些專家還是準備把這些火箭彈用大炮發射出去,從而達到增加射程的目的。

雖然比蘇聯人還是落後了一年,但是這一次的成功仍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所以白書傑大力表揚了專家組,但是也提出了一些指導意見:

“第一,沒有必要侷限於原有大炮口徑炮彈的尺寸,提高射程和爆炸威力必須優先;第二,可以採用軌道式發射,或者是發射筒進行發射;第三,不用考慮人力搬運問題,而應該開發一種戰車進行組合式發射,增加覆蓋面積。”

有了成型基礎,接下來的改進就快多了。經過半個月的時候,專家組又拿出了兩款樣品,彈徑分別是156mm、324mm,重量分別是480公斤、720公斤。

發動機燃料已經發展到了固體燃料階段,採用白書傑所說的軌道式發射,裝藥量分別達到了25公斤、36公斤。經過試驗,射程達到了10.6公里。

白書傑沒有繼續挑毛病,而是立即下令批次生產,大筆一揮兩道命令已經下達:

156mm火箭彈的彈徑改為136mm,重量降低到360公斤。經過完善以後,立即開始量產;拖拉機制造廠,立即生產載重量27噸的半履帶式裝載車,配備一座高射炮360度電動旋轉底盤,安裝2×6軌道發射架,能夠攜帶36枚火箭彈。

其實,白書傑的要求並不高,他的目標並沒有確定在大規模的地面戰鬥中,火箭炮的數量也不需要很大。在他的心目中,有兩個突擊團的部隊,分別裝備48輛火箭彈發射車打頭陣就行了。

一輛發射車,電鈕一摁,12枚火箭彈就出去了。48輛發射車一次齊射,就是576枚火箭彈。如果連續發射三輪,那就是1728枚,合計622噸,估計敵人的前沿陣地、坦克裝甲車都是一片廢墟。

相當於480門155mm重炮的打擊力度,而且還是同一個瞬間落地爆炸,再多的重炮都不可能達到這個效果。

當然,火箭彈最大的毛病就是精確度不夠,所以必須採用數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應如是

連城雪

反派自救指南[賽博]

舟晚渡

料理女王

笑傲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