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面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950、千古笑談,萬世血仇,苕面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整個第17軍全部部署到位,真要把這裡經營得固若金湯的話,整個澳大利亞的東海岸和紐西蘭就徹底完蛋了。
天下兵法同出一源,不外乎彼此算計,針鋒相對:“敵人贊成的老子就反對,敵人要建的老子就粉碎。”
所以,美國人的第一階段目標,就是要打破敵人的如意算盤,讓日本猴子的機場和要塞,徹底被粉碎。
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在增強戰艦、飛機力量的同時,把海軍陸戰隊第1師從本土運往紐西蘭,參加登陸奪島作戰。
書中交代,戈姆利中將就是一個最經典的膽小鬼,見日本小鬼子不斷增強實力,兵力越來越強大,更加顯得自己的兵力非常單薄,心中就開始打鼓。
加上尼米茲命令他將登陸地點前移,準備工作又未就緒,危險實在是大大的有。所以接下來的半個月,戈姆利中將開始磨洋工,總是找出幾萬條理由,讓尼米茲同意他推遲進攻。
具體說來,美國人這一次的參戰兵力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特納少將指揮的登陸運輸編隊,編有23艘運輸船和11艘驅逐艦,負責將海軍陸戰第1師送上瓜島和圖拉吉島。
二是克拉奇利少將指揮的掩護編隊,編有巡洋艦、驅逐艦各8艘,負責直接掩護登陸運輸隊。
三是弗萊徹中將指揮的特混艦隊,共有航母3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16艘,油船3艘,負責海空支援與掩護。
別看美國人從上到下都咋咋呼呼,其實作戰準備極不充分,或者說根本不叫什麼準備。
瓜島這個鬼地方,還是16世的時候紀西班牙人到過,1788年被人們發現,但是後來根本就沒有外人上來過。
到目前為止,除了日本小鬼子以外,其他的人對瓜島及其周邊的島嶼情況,根本就是一無所知。
美國人手中,除了曾在瓜島的澳大利亞種植園主提供的零星情報外,就只有一張九十年前的海圖、幾張傳教士拍攝的舊照片。
世界軍事史上的千古笑談,就從美國人身上誕生。
參謀長聯席會議對著地圖,好不容易弄出了一個“瞭望臺計劃”之後,下面的參謀頓時亂作一團。
因為實在是找不到“有價值線索”,結果一個參謀靈機一動,竟然想到自己曾經看過一本小說。
後來想起來,就是傑克·倫敦撰寫的關於索羅門群島的小說。
利用小說描寫的內容,制定一場決定國家命運的戰役計劃。
尼瑪,如果沒有美國人這種天才,全世界都不會看到這種笑話。
由此可見,美國參謀在地圖上畫線條,那都是“祖傳絕學”。
後來的朝鮮戰爭,最直接的導火索,就是因為某一個參謀抓起筆來,在地圖上用直尺一畫——偉大的三八線就誕生了。
這條線一劃下去,樹立定界碑的部隊開始運作起來。
結果,原本一家三口的房子,竟然有一半屬於南朝鮮,一半屬於北朝鮮。一家三口人裡面,兩個屬於南朝鮮,一個屬於北朝鮮。
尼瑪,出現這種荒唐事,能不出問題嗎?
還有,眾所周知,作為登陸主力的陸戰第1師,是美國最早進行登陸戰專項訓練的精銳部隊。
但是,該師大批優秀的訓練有素的軍官、軍士都已經被調走,作為新組建的陸戰第2、3師的骨幹擴編部隊。
現在的陸戰第一師,部隊成員大都是剛入伍的新兵,戰鬥力,那就別說什麼戰鬥力了。
1942年6月底,陸戰1師的三個團中,第5團剛到達紐西蘭;第7團還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薩摩亞,幾乎全由新兵組成,剛結束一個月的新兵基本訓練。
第1團倒是已經出發了,不過還在開往南太平洋的船上,悠哉悠哉地觀看大海上的風景。
師長範德格里夫特少將來到自己的新部隊,看見一大群好像老百姓的所謂“精英”,心裡就一直七上八下。
好在他得到陸軍部的保證:“該師1942年底以前不會參戰,你至少還有半年的訓練時間來整頓他們,訓練他們。”
可是,等到範德格里夫特6月26日抵達紐西蘭的奧克蘭,就被尼米茲找過去參加軍事會議。
結果得到的命令是:“陸戰第一師立即做好戰鬥準備,馬上要參加瓜島作戰。基本任務是作為主力部隊,率先搶灘登陸,然後佔領機場。戰役準備時間,四個星期,馬上行動。”
更加搞笑的是,作為進攻主力部隊的指揮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