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面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71、搶劫巡洋艦,萬世血仇,苕面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了,我們的情況都比你熟悉,現在聽我的。”張玉姝最後說道:“我們獨立團一共有五個營再加兩個連總兵力5100多人。因此我決定,抽調第一混成營、直屬炮兵營組成防禦部隊,由第一混成營營長陸忠聯指揮,擋住鞍山和遼陽的敵人。”
魏衝還想說什麼,結果張玉姝一揮手,阻止了他的發言:“小鬼子的軍艦停在水面上,他們最大的依靠,就是安東、大石橋、營口的三個守備大隊。因為在小鬼子看來,這地界兒沒有人能夠從水面上攻擊他們,所以陸地上幾乎沒有兵力。”
“我們的難度並不是因為敵人太多,而是在於要把小鬼子的東西,全部安全、完整地變成自己的東西。我們這一路的主要任務並不是殺多少敵人,而是防止敵人破壞裝置。所以,兵力太多反而壞事。”
“我同意玉姝大姐的意見!”孟凱華點點頭:“兩個特戰排都已經滲透到大連碼頭和旅順碼頭附近,就等明天晚上發起偷襲。”
“現在已經查明,天龍號輕型巡洋艦完成了煤、油和生活物資補給以後,就錨定在旅順口以東500米的海面上,看樣子是隨時準備離開的模樣。芙蓉號驅逐艦、朝顏號驅逐艦就停靠在旅順東港碼頭。大連碼頭和海面上,只有6搜貨輪和4艘巡邏艇。”
“我們最大的任務,也是最艱鉅的任務,就是命令中沒有的一項,奪取天龍號輕巡洋艦,上面有三百多人。凡是在碼頭邊上的東西,那個難度都不大。芙蓉號、朝顏號驅逐艦都是百十來人,平時都在岸上活動,軍艦上只有甲板和瞭望臺上有兩個小鬼子站崗。”
“我擔心的是,小鬼子一旦被驚動發出求援訊號,對面的小鬼子分艦隊就有可能過來增援。你們要知道,蓬萊的長島距離我們這裡可只有一百公里,也就是54海哩!萬一小鬼子得到求援訊號立即趕過來,一個半小時就到了!”
“說實話,在我們沒有得手之前,你們在岸上根本不能動。部隊太多了,就容易暴露目標。一旦小鬼子起錨把軍艦開走了,我們可沒地兒哭去!當然,防空營是一定需要的,既能夠防空,也能夠對付地面目標。”
魏衝點點頭:“大連和旅順一線,就由張玉姝大姐、孟凱華、陳大柱、葛友貴你們聯合指揮。凡事都從實際情況出發,沒有必要請示彙報。北面的敵人你們就不用擔心。只要我魏衝還活著,小鬼子一個腳趾頭也別想伸進來!”
孟凱華偵察的結論沒有錯,因為小鬼子的大本營現在兩種意見僵持不下,甚至有可能爆發第二次流血衝突!
當然,兩種意見裡面,並沒有放棄在華戰場的意見,主要是華北戰場和華東戰場的主次之爭。
杉山元為代表的“老成持重派”,認為應該把主要兵力投放在華北戰場上,首先把黃河以北拿下來。岡村寧次、坂垣徵四郎支援這種觀點。
東條英機為代表的“激進派”,認為在上海開啟局面,然後南北對進,分進合擊,一舉打垮支那軍,從而徹底解決支那問題,對帝國的前途最好。土肥原賢二等人支援這種觀點。
可是,小鬼子的大本營爭論了六天,還是沒有最後結論。
因為淞滬戰爭的程序,完全偏離了小鬼子大本營的最初設計。小鬼子第101、第9、第13師團等增援部隊陸續在上海登陸,加入上海派遣軍作戰。小鬼子在上海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27萬人,但是至今寸功未立。
現在的問題是,淞滬戰場已經騎虎難下。如果不增加兵力的話,已經登陸的27萬帝**隊,就很有可能被支那軍隊慢慢磨掉,這種損失不是帝國能夠接受的。
經過一個月的劇烈戰鬥,小鬼子不僅沒有得到大片土地,更沒有嚇住“支那人”。不管是川軍、粵軍、桂軍等地方部隊,還是參戰的中央軍,都是有進無退,寸步不讓。
這樣一來,小鬼子大本營叫囂“三個月解決支那事變”的幻想,已經徹底破滅。目前只能謀求杭州灣登陸,準備夾擊淞滬戰場的中**隊,使自己能夠從泥潭裡面脫身。
要實現大規模的杭州灣登陸,就需要龐大的艦隊提供掩護,並承當一部分運輸任務。
杉山元等人雖然希望增加華北的兵力,但是對於東條英機提出的“華北派遣軍在半個月之內,打通進入淞滬戰場的通道,平息上海事變”的條件,絕對不能接受。
最後沒有辦法,為了深陷泥潭的27萬帝國勇士,兩派逐漸妥協,最後基本達成一致:天龍號輕巡洋艦南下,芙蓉號、朝顏號驅逐艦留下。
正因為如此,小鬼子大本營命令天龍號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