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面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96、賊不空手,萬世血仇,苕面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書傑探查軍火庫,最後發現了張作霖仿製的歪把子輕機槍,才想起來沒有找到6.5mm的子彈。想到還有第四個區域沒有檢視,他才摁下心頭的躁動溜過去。
第四個區域比前面都小一些,掀開帆布一看,傻眼了!因為這裡竟然是迫擊炮和炮彈,遼十三年式80mm迫擊炮!
遼十三年式80mm迫擊炮,是以斯托克迫擊炮為基礎設計生產的,全重49kg。有三個部分:全長1295mm,19.5kg的鋼製滑膛身管,身管後部接有炮杵;16.7kg的兩腳架(又稱為炮架或腿架),兩腳架上設有控制高低射界的高低機和控制方向射界的方向機,以及一個可以開合的環行炮箍;12.7kg的矩形或圓角矩形座鈑,座鈑中央有容納炮杵的駐臼。
這三個部分可由3名步兵分別攜帶,需要射擊時將這三部分結合起來即可。
讓白書傑為難的是,迫擊炮太重了,雖然都是分開裝箱的,但是三個人才能帶走一門炮。如果算上炮彈,可能要六個人搬一次才能派上一點兒用場,這似乎很不划算。可是,看見這種好東西,他又的確捨不得不要。
逡巡半晌,他也拿不定主意,只好一邊嘆氣一邊往回走。然後再一次檢查第一個區域,終於在另外一個對角線上發現了6.5mm的機槍子彈。
重新回到地道,白書傑終於下了一個決定:“神秘古墓空著也是空著,還不如把這裡的東西弄一批存放到古墓裡面,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夠用的上。現在東北軍易幟已經迫在眉睫,正是最混亂的時候。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
來到地窖,白書傑就對王一刀說道:“老爺子,這附近能不能找到大車?”
“哈哈哈,這個問題不用你考慮,大車和牲口都是現成的,隨時可以用。”王一刀抬手指指上面:“進來之前看見的那個大院子,就是我們的地方。那裡面有六掛大車和十二匹牲口。”
“那行,我想帶走一批迫擊炮和一批機槍。”白書傑對王一刀說道:“這些東西搬到古墓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夠用在刀刃上。特種班,現在跟我進去,今天晚上必須把所有的東西搬到前的那個院子。至於今後的轉運,就要麻煩幾位老人家了。”
因為現在已經到了晚上八點鐘左右,夜間寂靜,任何響動都會被無限放大。所以白書傑不敢有絲毫鬆懈,在前頭走得很慢,幾乎是一步一挪。
半個小時後,終於來到地道的盡頭。白書傑照樣是歪著腦袋,把耳朵貼在水泥板上探聽動靜。果然被他聽到了有人走動的聲音,看來值班人員正在巡查。他回頭打手勢,讓眾人坐在地上休息。
過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白書傑才慢慢開啟水泥蓋板鑽了出去。仔細在倉庫巡視了一圈,卻認為沒有異常,這才返回洞口招呼崔三兒等人出來。然後把他們帶到第四個區域,掀開帆布一角搬運迫擊炮。
特種班十九個人,跟隨白書傑進入倉庫的只有三個人,其他的隊員都在地道里面開始轉運。一口氣搬走了十八門迫擊炮,又搬走了四千發炮彈。這就已經到了凌晨一點鐘的樣子,最笨重的東西終於全部搞定。
剩下的就是歪把子機槍和子彈,白書傑並沒有貪多。倉庫裡面總共只有四百挺機槍,白書傑搬走了七十二挺,外帶一百萬發6.5mm子彈。這些事情全部搞定,已經到了黎明時分。
等到所有人都退入地道以後,白書傑又把現場仔細檢查了一遍。重點就是搬機槍的位置,把地面存放過的痕跡清理掉。被掀起過的帆布,也重新檢查一遍。特別是地道口附近的痕跡,非常小心的進行了處理,直到看不出明顯的毛病這才進入地道。
等白書傑來到地窖,現場就只有林黑兒一個人了。林黑兒一看見白書傑進來,就對著他豎了一下大拇指,成功了!這裡同樣要掩蓋痕跡,白書傑這次插不上手,只能在旁邊看著,也算長見識了。
看著自己的師傅忙碌,白書傑心中對這三位老人充滿了敬佩。這麼浩大的工程,如果沒有堅定的恆心和頑強的毅力,簡直沒法想象。
當年義和團能夠數月之間就聚集數十萬人,在全國形成席捲之勢,這絕對不是偶然現象。如果不是領頭的人沒有鮮明的指導思想、沒有嚴密的組織機構、沒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義和團不可能一夜之間土崩瓦解。
其興也勃焉,其滅也忽焉。義和團的悲慘結局,的確是令人扼腕之事。
白書傑感嘆之間,已經回到八家子後院,所有人都黑壓壓的站在那裡。雖然沒有人出聲,但是沉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