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面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20、實地偵察,萬世血仇,苕面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凌開山帶領一排的排長楊呂萍和副排長譚曉雲,直接從穆家寨東面的小石橋渡過拒馬河。然後經過大峪溝、北墳、廣綠幾個鄉村,三匹馬利用夜色掩護,一路翻山越嶺,向前飛馳。
這一次帶著楊呂萍和譚曉雲出來協助自己偵察,凌開山就是發現這兩個十七八歲的丫頭,竟然都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這樣的人才可惜落在窮苦人家裡,真是可惜了。如果有人培養,應該大有出息才對。
在前一段時間的訓練過程中,凌開山用樹枝在地上畫出的各種工事結構圖,這兩個小丫頭竟然一眼如故,馬上就可以複製出來!
其次,這兩個小丫頭都上過兩年學,認識不少字兒。現在女兵連的賬目方面,都是最後經過她倆稽核。
軍訓期間,凌開山按照熱河方面軍的傳統,同步開展了文化學習課程,這兩個丫頭就是助理教員。
凌開山進入穆家寨,身上就一張地圖,平時就側重培養她倆辨認地圖。說穿了,他就是在培養未來女兵連的偵察排長。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因為楊呂萍原本就是北尚樂村的人,對這裡的環境最熟悉。
這一路上,就是楊呂萍在前面一馬當先帶路,直奔北尚樂村東北面的辛莊。楊福堂的女婿孔慶福就在辛莊,聯村保衛團的指揮部也在辛莊。
根據任槐花和楊呂萍的介紹,楊福堂家裡只有一個一人高的土圍子,平時就只有七八個護院看守。而這些護院也是楊福堂家裡的長工,並沒有什麼軍事素質。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發現情況以後立即鳴槍報警,然後孔慶福帶領隊伍殺過來。
但是凌開山不這麼認為,一個真正的偵察兵所注意的重點,並不是普通人能夠理解的,所以他要親自過來看看,然後採取針對性的措施。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連續趕路,終於在十點左右來到了辛莊西南方向的一片小樹林中。這裡的西面就是接下來的的攻擊目標北尚樂村,而且此處一片荒蕪,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凌開山三人把馬匹藏在這裡。
“你們兩個人把手槍檢查一下!”凌開山也把兩支手槍抽出來,仔細檢查了彈夾和槍機,畢竟這不是他的武器,而且還是仿製的駁殼槍。
然後才說道:“楊呂萍在前面帶路,我們先去看看孔慶福的指揮部,這是我們今晚作戰的主要物件。”
當年的辛莊沒有多少人,也就是三十來戶人家,零零星星散落在一大片區域。不像現在密密麻麻,方圓佔了幾里地。
前面帶路的楊呂萍,在幾棵大樹邊上突然停下腳步,然後輕聲說道:“教官你看前面那個高臺子,那就是孔慶福和他老婆結婚以後住的地方,現在也是他的指揮部。臺子的東面和北面就是兵營,西面是馬棚、車棚和糧倉,南面的這條路就是通往北尚樂村的。”
“好!你們兩個人就在這裡警戒,我過去看看!”
凌開山現在沒有望遠鏡,目測前方的距離還有三百多米,雖然隱隱約約似乎還有燈光,但具體情況卻看不清楚。
如果不把敵情搞出個所以然,隨後跟上來的一群女兵,根本屬於一群不是烏合之眾的烏合之眾,遇到意外情況很可能就會亂套。
關鍵是這幫女兵沒有多少子彈,根本不能隨意開槍。凌開山的兩支手槍都沒有備用彈夾,也就是說他現在只有40發子彈。
他從參軍開始,就沒有這麼窮過。隨便什麼時候,他身上都沒有少於六個彈夾,也就是120發子彈。
因為要給兩個女兵在實戰中展示一下,平時訓練的戰術動作到底是幹什麼用的,所以凌開山的每一個環節都非常小心,動作全部做到位。無論是利用隱蔽物迂迴前進,還是開闊地帶的匍匐前進,側滾、前翻他都不敢馬虎。
在距離目標一百米左右,凌開山停止了前進,開始認真打量眼前的目標。
眼前所見,的確是一座土臺子,而且是用人工堆起來的。這在很多平原地區常見,只要是家裡的條件稍好一些都會這樣。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登高望遠,而是防止發洪水。這座土臺子孤零零的,四周並沒有其它的住宅。
既然有土臺子,這附近應該就有一個大水塘,那是當年取土堆臺子留下的。房子做好了,水塘也有了。裡面可以養魚,水面上可以養鴨子,這就是農家小院的風情!
凌開山現在沒有在西面和南面發現水塘,那就說明應該在後面某一個地方,現在暫時不管它。
眼前的這座土臺子大概有三米多高,二十多米長,十多米寬。臺子上坐北朝南一排青磚瓦房,正房有五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