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面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33、突擊擴編,萬世血仇,苕面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凌開山揮動了一下手中的花名冊:“本來是準備點名的,但是當我看見你們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沒有必要了。我只有一句話:如果這一戰之後還活著的,那就一日是兄弟,終身都是兄弟。”
“一日是兄弟,終身是兄弟。”
接下來進行整編,一切都很順利。尤其是裡面有些在原來軍閥裡面混過的,竟然還有懂得迫擊炮的。至於榴彈槍,知道的人就更多了。
把所有人的特長都瞭解了一遍之後,凌開山決定把這一批人和原來的火力排進行合編,組建一個完整的滿編連,暫時定為突擊二連:
突擊二連226人:連長:鄺智仁(老蔫兒)、副連長:官高升
火力排70人:排長高昌傑,副排長夏明山
機槍排70人:排長尤三炮,副排長謝遠達
炮兵排70人:排長黃壽山,副排長裴龍彪
炊事班12人:班長金長福
人員配齊了,原來的火力排步槍班就沒有必要單獨存在。因為有了很多使用過榴彈槍的老兵,所以給火力排增加了一個輕機槍班,裝備兩支榴彈槍。
這樣就可以形成火力陣地的梯次防禦,也就是集中所有的輕機槍,在重機槍的打擊範圍邊沿佈置一道外線防禦圈,擴大防守區域。
機槍排每個班裝備4挺捷格加廖夫式輕機槍,4支定倭一號衝鋒槍,一支榴彈槍。這個排一共擁有16挺輕機槍,16支衝鋒槍,4支榴彈槍,從而形成強大的突擊火力,作為尖刀存在。
炮兵排裝備9門迫擊炮,外加一個機槍班,配合火力排為各方面提供火力支援,成為凌開山手中的一支鐵拳,專門用來砸核桃。
剩下的33個16歲以下的傢伙,加上解小三他們三個人,編成兩個18人的特勤班,組成一個不滿編的特勤排,全部裝備衝鋒槍。郝志剛擔任排長,目的就是保護電臺。
重新整編完成,已經是凌晨三點左右。凌開山讓所有人都立即睡覺,女兵連的許月桂警衛排和特勤排擔任警戒任務。
第二天中午吃過飯,也就是花如月她們到達五鳳坡的時候,凌開山對整個防區進行調整。
火力排仍然在三黃山不動,唯一的區別就是在半山腰增加了一道輕機槍陣地。炮兵排的防區,就是接替女兵連四排在拐脖梁北面兩公里的馬脖子山陣地。
女兵連四排全部集中到拐脖梁主峰陣地,這裡是凌開山的秘密倉庫所在地,也是最後的防禦重點,炮兵排為女兵連四排提供炮火支援。
女兵連三排現在就是一心防守穆家寨,警衛排、特勤排就是她們的預備隊。
至於突擊二連的機槍排,這是凌開山手中最後的總預備隊,暫時在穆家寨訓練捷格加廖夫式輕機槍。
畢竟這款機槍在國內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果不夠熟練的話,關鍵時刻掉鏈子,那才是災難性的後果。
當天下午吃晚飯以前,凌開山下達命令:“穆家寨所有的戰士,不管是用什麼武器,一律進行一次實彈射擊。重機槍、捷格加廖夫式輕機槍、衝鋒槍都打30發子彈,捷克式輕機槍打掉一個彈夾,榴彈槍發射一枚榴彈;迫擊炮暫時就不要動了,那動靜實在是太大。”
一瞬間,在穆家寨方圓二十里以內頓時槍炮齊鳴,彷彿一場劇烈的戰鬥正在展開。突擊二連的光棍們不過是體驗新武器的效能,倒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反倒是女兵連的戰士,那才是興高采烈。因為三排、四排和警衛排的女兵,還從來沒有進行過實彈射擊。今天啥也沒幹,竟然能夠打30發子彈,真是開了洋葷。
凌開山他們這邊吃晚飯的時候,正是花如月帶領隊伍從五鳳坡出來的節骨眼上。
隨後不久,就接到了特木耳的敵情通報:“王大美率領六百餘人已經抵達福山口以西25公里的大石峪;蓋七省譚金燕率領五百餘人,已經出現在王大美身後20公里左右的洋河灘一線。敵人所部全是騎兵,務必高度警惕。女兵連花如月所部已經抵達三家臺,目前準備掉頭南下。”
凌開山在地圖上標明瞭敵情動態之後,對郝志剛說道:“立即給特木耳發電:命令他立即找到花如月所部,然後和花如月所部一起立即南下,然後一路尾隨譚金燕所部渡河。途中不要暴露目標,緊緊跟住敵人,等待下一步命令。”
想了想還是覺得不保險,凌開山又對外面吼道:“解小三,趕緊給老子滾進來。”
解小三趕緊跑進來問道:“教官,啥事兒?”
“你和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