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袁艾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頁,奪嫡從鹹魚開始+番外,袁艾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今不過一點小事,卻勞煩盛老大人親自來說,還哭成這樣。” “你身為晚輩,不知勸諫,不知心疼,由著自己的老父親一把年紀了又是跪又是哭又是要觸柱的,也真是胡鬧。” 梁帝說這些話時是絲毫沒客氣,但表情卻帶了幾分說不出的嗔怪。 如此不顯厲色卻更加親暱,反讓盛大人憋了一肚子的鬱悶無法說起,只能扯著嘴皮子乾笑道:“是,都是微臣考慮不周。” 話音未落,梁帝便道:“的確考慮不周,便是朕也有錯處。” “而今幸得寧兒和珩兒,當然還有墨兒提醒,朕方知疏忽,自然萬不能任由此事發展。” 梁帝的身子往後稍稍靠了靠,面色漸冷,雙眸並沒有太多的情緒。 “不過,朕聽寧兒方才的意思,你們鬧了數月,其實並非真正為琦兒考慮,而是一直拿她做藉口,打著的竟是皇子的主意。” 盛大人猛地抬起頭來:“陛下!” 他是萬萬沒想到,這麼些天下來,一直態度曖昧模糊不清的聖上,此刻竟突然將話挑明,竟不再給他們留絲毫顏面。 是,這些天,他們心中的確是這麼想。 甚至之前想的還不是皇子,而是聖上。 這些梁帝原本也是知道的。 他們盛家表達得不算含糊,滿朝文武也都懂,就連聖上亦心知肚明,只是尚在猶豫究竟該讓步到什麼程度而已。 盛氏乃百年大族,從前朝時起便遠近聞名。 後來大梁立國,盛家先祖追隨蕭氏,以身犯險立下汗馬功勞。 之後歷代出了多少文人大儒、沙場武將。 積年的底蘊和豐厚的家底,再加上朝中、後宮皆有人,學生遍天下,還有一位四皇子在,也算得上唯一能和蘇家比肩的世家了。 若一切順利,往後這天下究竟是誰來坐還真不一定。 可惜後宮爭鬥,如日中天的宸妃突然就意外去了,那時聖上為安撫盛家,封了年紀尚幼的四皇子蕭肅為秦王。 而今四皇子也沒了,又沒得那般蹊蹺。 聖上若還需要用盛家,在不影響大局的基礎上便依舊會給予相應的安撫,或是金銀錢財,或是權勢地位。 他們現在要的,就是一個真正穩固的權勢。 梁帝之前提起的空頭爵位並沒什麼實際意義,短短几年之後便會煙消雲散,唯有在宮中真正有人,才能保家族長盛不衰。 至於這個琦兒是什麼人,他不信聖上不知道。 一個孤女,說是從小跟在宸妃身邊長大,可滿打滿算也不過待了一年左右。 那時她年紀還太小,並沒能真正記事。 後來宸妃忙著照顧四皇子,忙著跟別的妃嬪爭寵,忙著給盛家爭取權勢地位,除了偶爾宣她進宮住兩日,哪還有空管她? yst 這所謂的母女之情,也不過是說得好聽。 是為了提高琦兒身份地位的說辭,是替她添磚加瓦的籌碼,畢竟她的身價高了,往後能回饋給家族的東西便也自然多了。 否則好端端的,憑什麼將她好吃好喝的供著? 盛家之所以選擇在此刻將她推出來也正因如此。 受著家族的恩惠,自己背後卻並無兄弟撐腰。 如此盛家在宮中多了一大助力,聖上也不用太擔心外戚強大影響皇權,這本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可就是這樣的好事,卻被梁帝在滿朝文武面前扯開偽裝一言道破,這就顯得很不體面了。 即便這是事實,盛大人也當然不能承認,他連忙俯身,以頭叩地。 “微臣惶恐,微臣的確只是為琦兒姑娘著想!” “之所以說起兩位皇子,也不過是因話趕話,如今康親王和瑞親王本就尚未婚配,琦兒也剛巧適齡,又生性賢淑,性情溫順……” 他話未說完,梁帝便滿臉認可地點了點頭:“不錯。” “朕就說,盛大人國之棟樑,盛家更是朝廷柱石,怎麼可能會心思深沉到算計皇子?定然還是真心疼愛自家孩子的。” “寧兒。” 梁帝轉過頭,看向尚在不服的康親王蕭寧:“你年輕氣盛,可說話做事還是該三思,這般口無遮攔話趕話,也不怕傷了老臣之心。” 蕭寧梗著個脖子就要罵人,被身旁的蕭珩輕拽了一把。 到底沒能吭聲。 倒是盛大人的表情活像不小心吞了只蒼蠅:“臣——” 梁帝短短几句話罵了他若干回,偏是指桑罵槐連給他反駁的機會都沒有。 是既說他白長了年紀,說話口無遮攔與年輕人無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