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史詩級別的撿漏
你滴答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4章 史詩級別的撿漏,重生就退婚,白蓮花前妻跳腳了,你滴答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柔這幾天很忙,忙得連軸轉。 主要是,先把原先的兩份工給辭了,再跟著周春明一起,去接收新收購的電子錶工廠。 偌大的工廠,各個環節緊扣,每項工作都不容懈怠,否則的話,根本運轉不起來。 僅僅交接工作,就忙了好幾天。 還要在彌敦道租一間寫字樓,當做公司辦事處。 同時,也要推進半導體收音機的進貨事項,跟洪家權的進出口公司聯絡溝通。 周朝旺和趙信才,原先並不知道小柔是何許人也,卻知道,周春明看人的眼光非常準,絕不會弄錯。 果然,就看到小柔工作起來,思路非常清晰,做事有條不紊,老闆交待的各項工作,都完成得非常好。 兩人同時鬆了一口氣。 如今“新天地”公司,在香江這邊有不少生意上的事情要處理,周春明又不可能頻繁往來,找個可靠的人來幫忙,自然是必須的。 目前看來小柔很能勝任這項任務。 也不枉周春明給她開那麼高的薪水。 周朝旺和趙信才這兩人,對於香江這邊極其陌生,也根本幫不上什麼忙,只能每天跟著大家一起遊玩。 能去的地方,幾乎都走了一趟。 別看香江面積不大,附近卻有兩百多座小島,那可有得玩的。 尤其在這種國際大都市,還能接觸到大量的洋人,增長不少見識。 高繼偉也沒閒著,經常獨自行動,去各個電子市場掃貨,他是搞情報收集工作的,負責替公司刺探商業秘密,有先進的工具傍身,效率就高多了。 在離開之前,周春明也帶著大家,去買了不少特產,作為伴手禮,拿回去分給親戚朋友。 他對香江這邊,其實非常熟悉,不用導遊也可以隨意出行,跟本地市民沒區別。 周朝旺他們開始都很好奇。 因為自家老闆對香江的熟悉程度,竟然像是在此居住了多年,大街小巷,各種典故,那是如數家珍。 不過,大家也一致認為,是小柔給他事先講解的,也都很識趣的沒有刨根問底。 反正此行的任務,幾乎全部完成,收穫還是挺大的。 數日之後。 周春明一行人,終於返回嶺南省。 還沒有好好歇一會兒,他就接到了來自京都的電話。 打電話來的,並不是別人。 而是考上了中央美院的馮應彬。 “春明!好訊息!天大的好訊息!”馮應彬激動道,“你之前託我打聽的那件事情,終於有眉目了!” “是嗎?”周春明精神一振。 馮應彬本身是搞藝術創作的,畫畫是老本行,周春明委託他的事情,就是有空去歷史博物館轉悠。 因為從1979年開始,歷史博物館就有些入不敷出,成立了外賓部,對外出售一些他們收藏的近代畫作,籌集資金維持場館的正常運營。 其中有一批畫,數量非常龐大,達到了九千幅之多,其中不乏名家之作。裡面僅僅是白石老人的作品,就高達上百幅,升值潛力簡直堪稱恐怖。 如果能夠撿漏,再過幾十年,僅憑著這些名家的珍品畫作,就能賺到百億身家,實現躺贏。 前世的時候,周春明知道有這件事,也很羨慕那個撿了大漏的幸運兒。 所以,在馮應彬去京都念書的時候,就讓他幫忙留意。 因為這種機會,那是可遇不可求,未必能夠截胡成功。 在如今的香江,已經有些富商逐漸有意識的收藏名家畫作,比如傅大師的一幅《湘夫人》,在去年就拍出了十八萬港幣的高價。 一些在圈內顯赫的大師畫作,在內地僅售幾百元,在香江卻也能輕易的拍賣到大幾萬塊錢。 當然也有人,發現了這中間的差距,想要掙這份錢。 周春明當然是有競爭對手的。 原先周春明並不打算涉足收藏圈子,但是一個撿大漏的機會擺在面前,他要是錯過了,那豈不是成了大冤種。 反正又不會花多少錢,何樂而不為。 這種史詩級別的撿漏,自然是隻能留給周春明這樣的有心人。 “外賓部的羅經理,已經跟我說過了,”馮應彬說道,“他們那邊資金緊張,打算一次性把那批畫都賣了,只是叫價不低。” “也曾經有不少人,聽到這樣的訊息,想出手買一些,畢竟是名家珍品,誰瞧了不眼熱。” “只是羅經理叫價二十萬,只打包出售,絕不零賣,說是他們領導的意思,那些買家也只能作罷。春明你不差錢,要不要考慮一下?” “聯絡過了?那就好!”周春明嘿嘿一笑,“你跟羅經理講,我馬上動身去京都,跟他當面談這件事。” “如果合適的話,那就一次性付清款項,我也當一回收藏大亨。” “在我沒有抵達之前,讓他千萬不要接觸其他買家。” “是嗎?那太好了!”馮應彬大喜,“你是千萬富翁,花這點錢不算啥,我也能跟著沾光,見識一下畫壇頂級大師的傑作。” “好!那就這麼定了!”周春明笑了笑。 原先他倒是收藏了不少猴票,卻也頗具價值。但是跟這批九千幅畫作相比,那就不值一提,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聽說了周春明的打算,李嵐也有些驚訝:“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