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計劃不如變化
你滴答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4章 計劃不如變化,重生就退婚,白蓮花前妻跳腳了,你滴答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天早上。 周春明來到市商業局二樓,這裡有一間會議室,黎茂山等人,已經提前到來了。 在座的,有熟悉的面孔,比如肖衛革和韓二斤,也有數人完全未曾見過。 黎茂山主動站起來,向周春明介紹。 原來,新面孔裡面,有市第三製衣廠的呂昌輝廠長,也有石牯塘生產隊所在的南郊公社書記,叫做曹力。 另外的幾位,則是商業局的幹部。 “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咱們開個簡短的會議,傳達一下市委鄒書記的意見。”黎茂山清了清嗓子,示意秘書把門關上。 等到門口關好,黎茂山的目光,又落在肖衛革和韓二斤身上。 他說道:“肖書記和韓書記,你們兩位之前提交的報告,雖然經過了貴縣的同意,但是到了鄒書記這裡,被打回來了。” 聞言,肖衛革和韓二斤都有些窘。 他們之前跟周春明商量了,打算以集體的名義,搞個公社製衣廠,給“公牛牌”代工。 周春明如今發達了,是眾人眼中的財神爺,只要能搭上這趟順風車,那絕對是財源滾滾。 而且,跟私營經濟不同,公社搞的廠子,不會有人數限制,招收幾百人,甚至幾千人,那都不成問題,完全可以解決“公牛製衣廠”產能不足的問題。 商議妥當之後,肖、韓二人起草了計劃書,向縣裡打申請報告。到了姚宗威這裡,自然不成問題。 但是經過市裡審批的時候,申請報告被否決了。 因為他們計劃的製衣廠,除了生產牛仔夾克和牛仔襯衣之外,也打算加工牛仔褲的。 這就涉及到了裝置的進口。 需要大量的外匯。 領導不點頭,根本行不通。 “鄒書記怎麼說?”肖衛革試探道。 黎茂山答道:“鄒書記的意思是,在石牯塘生產隊這邊,以‘公牛製衣廠’為核心,逐步建立牛仔產業園,帶動本市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 “你們的廠子,要是肯搬來石牯塘,那倒沒有問題。” 聽到這話,肖衛革和韓二斤不約而同的,嘆了一口氣。 這明顯不可能。 廠子搬到那邊,哪還算他們的政績,只會為人做嫁衣。 難怪人家不批准,而且,還把南郊公社書記叫來了。 這意思就是,計劃不如變化,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夠殘酷。 黎茂山又看向呂昌輝,說道:“咱們市裡的第三製衣廠經營不善,效益滑坡,發工資都困難了。” “根據這個情況,鄒書記指示,將第三製衣廠遷往南郊公社,入駐石牯塘生產隊,配合‘公牛製衣廠’擴大經營,給周老闆的廠子做代工。” “這麼一來,能夠盤活咱們的國有資產,也能跟‘公牛製衣廠’互幫互助,實現共贏。” 呂昌輝點了點頭,興奮的搓了搓手。 顯然,他早就知道這則訊息。 上頭已經事先跟他溝透過了。 周春明倒也不奇怪,因為在此之前,黎茂山探過他的口風,問過此類問題。 隨著“公牛牌”的走紅,百人小廠哪怕全力以赴,也完全沒辦法供應偌大的市場。哪怕新廠子建起來,也就能夠堪堪滿足,各個城市分店的供貨。 如果要徹底佔領全省市場,把銷售渠道鋪滿所有縣城,甚至是走出去,產品銷往周邊的省市。 那就需要更大的產能。 “下面,請呂廠長介紹一下,第三製衣廠的現狀。”黎茂山又說道。 呂昌輝當仁不讓,對著周春明,詳細的講了起來。主要是講,廠裡有四百多名職工,生產裝置是什麼,原先是做哪種產品的,當前遇到的困難是哪些。 周春明仔細的聽著,不時的做著記錄。 國營廠子效益不好,原因非常多。基本上,還是因為跟不上形勢的變化,沒有自己的拳頭產品,無法在市場上立足。 第三製衣廠就是其中的典型。 看到這一幕,肖衛革聳了聳肩膀,感覺心裡很不是滋味。 主要是,這件事是鄒正毅指示的,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 肖衛革和韓二斤就算再有意見,也得老老實實的憋著。 南郊公社的曹力書記,也跟著表態,會全力支援牛仔產業園的建設,儘可能提供一切便利。 顯而易見的是,隨著市裡政策的扶持,入駐產業園的廠家會越來越多,形成一定的規模。 這對於公社是好事。 場地的租金,可以留給生產隊分紅。廠子有空缺的崗位,也能優先提供給本地社員。 畢竟,“公牛製衣廠”已經給石牯塘生產隊,提供了七八十個崗位,包括廠裡的正式員工和外包員工一起。 廠子一旦多起來,能解決的就業崗位,必然會劇增。 “既然是鄒書記的意思,那咱們就好好合作,”周春明說道,“具體的事宜,會由我三姐周春香,還有生產主管馮麗娟,跟呂廠長這邊對接。” “請放心,她們會做好安排的。” “只要產品質量合格,我們可以簽訂包銷合同,以便於長期合作。” “明白!”呂昌輝趕緊點頭。 他也聽說了,周春明旗下的產業比較多,並不只有“公牛製衣廠”,所以根本忙不過來。 由周春香和馮麗娟跟第三製衣廠接洽,是比較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